回朔做筆記的年紀,應該是從那青澀的國中開始。那時的我所用的文具是一般的 10 元筆記本,加上五彩繽紛的原子筆,並且沿著課本的每個章節把重點全寫進去,不論自己是否熟悉那段落,現在回想起來,好像完全沒有任何複習用途,只是加深自己的記憶點而已。
而高中因應面臨學測這重大考試,我可是鑽研了不少筆記的方法,縮短了我以往花費的時間,並且增加了不少實用的技巧,經過國、高中這六年的洗禮,我整理了以下幾點做筆記的重點:
一、第一點
不需要什麼都要抄。筆記不可能也不需要取代課本,它的核心功能是做出重點整理與歸類,把那些最重要的、最容易忘記的部分提取出來,如果希望筆記內包山包海,那不如直接讀課本就好了。
二、第二點
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筆記。筆記只是幫助學習的工具,用得好當然會對學習加分,但並不代表你一定需要它。畢竟考試不會考『做筆記的方法』,所以找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三、第三點
原子筆顏色簡單就好。不需運用到太多顏色去寫筆記,這樣複習反而會看得眼花撩亂,並且找不到核心重點。
四、第四點
善用活頁夾筆記本。我認為這是最實用及方便的筆記文具,不僅可以自由選擇紙張的格式,並且可以任意移動,不用受到順序限制,可以聽完一整天不同科目的課程,回家再分門別類去整理就行了。
接下來推薦一款我現在正在使用的筆記方法——心智圖筆記法。適合用在需要釐清各重要資訊關聯或簡化資訊,及建立思考架構時。使用方式如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訂一個中心主題在紙張中間
第二步:以這個主題為中心做放射性發散
第三步:心智圖會以關鍵字、詞呈現。如果搭配長長的說明文字,那就失去了心智圖原本的用意,變成只是把本來的文章,拆成放射狀分配而已,無助於學習。
第四步:心智圖會塗上不同顏色。在每個枝節上搭配不同顏色的心智圖,除了視覺上可以產生區隔外,運用得好更能幫助記憶。有時也可以畫上各種插圖,增加記憶點。
補充:若沒帶到筆記本或不想寫字時,可以用 coggle 這款軟體,這是一位管理學老師推薦的,使用後發覺真的非常方便,不僅可以省去手寫時間,還能隨時增減你的筆記內容,並讓筆記看起來美觀又簡潔。
還有其他一些筆記的小技巧:可以利用影印節省時間,雖然手繪圖案有助於記憶,但像是地圖、生物圖…等等,這些複雜的圖形會花費很多時間,可以直接影印後在圖上做筆記就好,不一定要手繪圖形。再來就是學會縮寫與速記,為了避免課堂上來不及抄筆記,可以學習常見的縮寫,像「esp.」的意思是「尤其」,「e.g.」的意思是「舉例」,一方面提升筆記的速度,也可以節省筆記的空間。
最後我相信不同的科目適合的筆記方法都不一樣,借鏡別人的筆記是找出合適方法的捷徑,也可以減少自己的盲點。除了能夠同學之間互助之外,網路上也有筆記的共享平台可以利用。多多參考與借鏡,就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筆記習慣。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