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這一階段的讀書方法,與以往高中的制度相當不同,由於我高中是就讀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多了晚自習以及週六輔導,學校也會幫我們安排讀書計畫和時間表,讀書的進度基本上只要照著學校的安排時間來進行就可以了,另外在學校時只要學習上有問題也有老師可以馬上替你解惑,但在大學的求學階段我發現更最重要的是「自主學習」,在大學中有許多資源可以利用,像是我正在進行的畢業論文,只要使用學校圖書館的帳號登入某些論文查詢網站,就可以免費獲得資源,但我發現身旁還是有許多同學不知道這項功能,我想大學的讀書學習策略也與此相關,不能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幫你安排計畫,必須自動自發的學習,因為教授們不再像以往高中的老師一般,會隨時待在學校中,許多時候還要先詢問教授的到校時間,或是利用下課的時間詢問課業的問題。
我就讀應用中國文學系,我認為對我來說最困難的科目在於思想類的課程,例如大三課程中的中國思想史,這一個科目是我花最多時間去複習及理解的科目,在大三下時,原本擔任這科目的教授離職,換成一位新教授來教導這門課程,原本對此科目就不太拿手的我,更加擔心我在課程上的學習,之後也出現期中考的成績非常不理想的情況,讓複習許久的我十分挫敗。於是在準備期末考時,我換了一種方式學習,在考試前我與同學們一起念書,以往的我其實較常習慣一個人念書,因為我非常容易會被外在的聲音所干擾,但我發現和同學們共同學習的時候,在一些我對於課程及教材上不能理解的地方,可以與他們互相交流,也發現我其實在之前的考試中往往都沒有理解某些思想家真正的概念,只是將書面上的文字死背下來,導致考試時常常沒有回答到題幹的要求,導致成績不理想,在改變讀書方式後,我的期末考成績也與努力的成果成為正比,得到不錯的成績,這讓我感到相當欣慰。
最後,我認為每個人的學習策略其實都非常不同,但一定要親自將上課的教材或講義整理成自己的筆記,並且要能理解內容還有融會貫通,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習上的能力及成績,也才不會辜負自身對於考試所做出的努力。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