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總認為只要坐在書桌前面,埋頭不停讀十幾個小時就叫做「讀書」。一行一行的照著書本讀下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理解文章內容,高一時憑著這種讀書方式,導致我的成績可說是一落千丈,那時候的我心情真的大受影響,明明那麼認真的苦讀,可是成效卻入不敷出。
後來,某次我在逛書店的時候,偶然被一本放在熱銷書架的書的標題吸引了,上面寫著——好習慣勝過好頭腦。心想,如果能靠著良好習慣讀好書,辛苦一點也不算什麼,因此我毫不猶豫的就把它買回家了。
看了書中的前幾個章節就讓我深深感觸,透過瞭解自己是何種學習性格,並且針對自己的強項和弱點進行不同的學習計劃。不是只靠著努力兩字,認為只要付出時間,就一定會有收獲,當使用的方法錯了,那就算花費再多的時間,也是徒勞無功。
裡面有幾個重點我認為十分重要。
上課認真聽講
上了高中以後,我發覺課本的內容深度,不是憑藉著自己去讀就能全然理解的,更別說是大學那厚厚一本的原文書。而且老師上課往往講的都是經過篩選的精華,通常也是考試出題的重點。
讀書關鍵在於減少自己不懂的地方,而不是增加學習範圍
我認為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我為了想要得到好成績,因此每個科目都會有所涉略,前提是自己根本沒把所有章節內容搞懂,就拿著螢光筆,看著課本一行一行的畫過去,雖然這樣貌似把書本的內容一字不漏地看過,但是現在大學考試的出題方式已經不如從前了。書本中也提到以歸納重點方式,去架構出一種系統化學習的方式,讓書籍之間的知識成為雙向道的交道,而非是單行道的通行。
良好的睡眠品質
俗話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錯,當初為了學測而拼命苦讀的我,平均一天睡不到4個小時,每天都被考試的進度壓得喘不過氣,那時候我還因此失眠了,直到看醫生調身體才逐漸好轉。其實我想說的,就是這些而已,讀書之餘也要好好的照顧自己,但同時也要無愧於心。先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為了什麼而讀,針對自己未來的目標去設定計畫,並一步一步的實踐,相信最後達成目標的你,一定會得到滿滿喜悅的成就感。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