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績排名分別是一年級上學期班排 5、系排 17,下學期班排 2、系排 2。我的成績並不是最好,也沒辦法全神專注在課業上,由於家境的關係,生活費都只能從自己假日打工賺來,所以我都是利用下課時間去圖書館讀書,除了期中、期末考前我會休一個假日去做考前的最後準備,基本上開學後,我沒有假日是休息的。因此我對於時間上的規劃、如何運用等,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藉由這個活動想跟大家分享。
由於我上課都是從基隆通勤,有些人會說要利用通車時間去背英文單字、看書等等,但我認為這樣做非常的沒效率,甚至會有反效果。對於我來說通車時間是用來閉目養神的時候,這段時間對於早出晚歸、沒假日休息的我來說非常的重要。中午吃飯時間是我的娛樂時間,這個時間我會邊看影片邊吃飯,下午上完課我會去圖書館複習老師今天教的部分,大概八點或八點半從學校圖書館下山去搭車,這樣我就可以不疾不徐的去搭捷運,再接搭火車,這就是我平日一天的規劃。
另外我是一個很懶的人,懶得等火車、等紅綠燈。我也很討厭時間很緊迫的感覺,因此不管是上學或是下課回家,我都會走最短、最快速、最不用等的路徑,這大概也算是種另類的節省時間的做法吧。
以下是我時間管理的方法:
不必把讀書時間設定的那麼準確
與其設定一個精準的時間去安排自己的讀書時間,不如設定一個可實現的目標。這個做法最大的成功關鍵在於,自己是否真的有心想達成那個目標,一天只有 24 小時,如何有效的運用,重點在於自己是否能夠「自律」。
不必把所有休閒娛樂都拋掉
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我沒辦法第一名的原因,但我很清楚知道,少了這些娛樂,我會活得不快樂,甚至可能讀書更沒效率。在有限的時間下,懂得規劃很重要,但要能夠長期實施,才會有成效。
不必把生活過得那麼緊湊
很多人可能有這個問題,認為自己時間永遠不夠,然後一次把所有事情往自己的行程裡塞好塞滿,這樣到最後只會一次又一次的事情做不完,導致所有計畫都得延後,這樣的規劃不僅浪費時間又沒意義。
所謂適當的規劃,就是要能夠長遠的實施並達成目標,舉例來說,如果是小目標,我會分成週計畫再細分成日計畫,大目標我就會分成月計畫、週計畫接著日計畫。依目標的重要性去劃分,再由大到小去做細項的規劃,善用手機提醒事項的功能,藉此也能夠督促自己讀書,在適當的壓力下做事,有助於將事情做的更完善、更有效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