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完美的報告中,除了有負責出主意、蒐集與統整資料的組員們,以及負責闡述成果的講者外,最為重要也是最難以掌控的核心即是簡報。那麼怎樣才能做出一份完美的簡報呢?其實說困難不困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它上手不易,但若是找到適合的方向便能輕鬆掌握它。接下來我會將製作簡報的幾個重點與實用功能一一細說,可以選擇有興趣的部分觀看。
一、模板
模板即是簡報的基底,它的顏色、花樣、版型將會是觀眾對這一份報告的第一印象。網路上有各式各樣的模板在,多的讓人眼花撩亂,切記若是選過於花俏的模板可能會影響主題的呈現,適當的留白會容易展現重點所在。新手上路,我會建議選擇貼合主題的顏色(例如海洋議題找藍色與白色為主的模板)或是對報告主題的第一印象(例如人物生涯誌就挑彩色圓點的模板、認識性病與 AIDS 就找彩色水滴的模板)來找模板,並且多找幾個資源網站看看,若是真找不到,其實 PowerPoint 系統內就有相當豐富的模板資源了,有些甚至還可以更換顏色,可以說是相當貼心的設計了。
而對於有心想嘗試更進步的模板製作,我會建議先嘗試修改,將某些較為單調的模板(例: PowerPoint 內建模板木刻字型)添加一些圖形上去,並且多一點變化(像是在「插入」-「圖案」中拉出一個圓形與直線,填充顏色無色彩,外框深藍色虛線,複製貼上排列組合,左下角放一些,右上角在來幾個點綴,還可以再加幾個淡藍色與天藍色無外框的大小圓形,也可以按右鍵「格式化圖案」-「線條」調整透明度)。還有一個功能也很有趣,在「設計」-「變化」-「色彩」和「效果」及「背景樣式」都可以將一份單調的模板稍加改變,可以適當的運用這些功能。
二、文字
在字型上我建議中文挑微黑正軟體或新細明體,英文則是 Arial 或 Times New Roman,這四種字型清晰明瞭不會太細小也不會太擁擠(可以在「設計」-「變化」-「字型」眾進行調整,這個調整會固定整份簡報的中英文字型)。在這裡有個小訣竅,若是一段文字是中英夾雜,可以選取整個文字方塊或圖形,字型先按中文選項(例:微黑正軟體)再按一次英文(例 Arial )選項,如此它的字型變會更改成空白,即二者皆有(中文固定微黑正軟體;英文固定 Arial 字型)。
再來則是字體大小,要讓觀眾看清楚文字必須考慮先考慮觀眾與投影幕之間的距離,最為安全的大小是 24,最低為 20(有些字型在這個尺寸就會太小,如標楷體),18 則會太小,坐在最後面的同學會看不到。
這邊介紹幾個相關小功能作為結尾,有時候會遇到字體簡繁切換的問題,可以到「校閱」-「中文簡繁轉換」解決這個問題;在「常用」-「字型」-「Aa」這個功能也很有趣,它的功能在於可以切換英文辭句的大小寫,不論開頭或整體都能輕鬆設定好。
三、排版
排版正是簡報中最重要的部分。前面所有的功能都不知道怎麼使用也沒關係,但這個一定得注意!排版的重點在於要讓觀眾清楚地理解你的報告理念,因此要以簡潔有力的方式去呈現。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第一個要做的事是瞭解報告所需的資料,最好先列出報告大綱(或者說是目錄頁),這樣後續會比較好製作。
再來就是內容的呈現方式了,整齊乾淨的面板會讓台下觀眾有個舒適的觀賞體驗,因此簡報頁面應避免出現高密度的文字和圖片。精簡的文字與相關配圖是一個非常好的搭配,或者用代表示意圖(示意圖 icon,有兩種尋找的方式,一是直接在蒐尋詞彙後加上示意圖或 icon;二是去一些資源網站上尋找)呈現;當然,若是資料太過雜亂也可以使用表格、圖表(像是在「插入」-Smart art 圖形)。純文字可以使用條列式,或是將文字方塊填入底色,進行排列。在這個步驟中「常用」-「排列」-「選取窗格」的功能會是製作者的好幫手,它能迅速的選取在頁面上的物件,也能幫助製作者在最後檢查時快速確認問題所在,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
四、動畫與切換
這兩者的差異在與動畫是頁面內操控,而切換則是頁面與頁面再轉跳時運用。這個部份其實可用可不用,用了可以將整份報告看起來更加活潑、不死板,比較能抓住觀眾的目光;不用也不會讓這份報告扣分。但切忌二者不可以用的太過於繁雜,否則會讓人有些眼花撩亂,這可是會大扣分的。
動畫,最簡單與安全的就是用「淡出」這個進入方式,若是想要來點變化可以從「效果選項」改變方向或順序。所有已設定好的動畫都可以在「動畫窗格」中進行修改與刪除(按右鍵最後一個選項),若是一個物件或文字想要有兩個以上的動畫則需要用到「新增動畫」的功能。在「動畫窗格」中,左手邊數字應對的是按滑鼠的次數,0 是自動播放(在「動畫」-「預存時間」-「開始」中可以修改,改成「與前動畫同時」或「接續前動畫」即可;也可以從「動畫窗格」中,將設立好的第一個動畫按右鍵選取選項);1 是按第一次滑鼠,後續以此類推。
切換的功能倒是沒有太大的訣竅在,建議是首頁與尾頁可以華麗,但中間的頁面轉換越簡單越好,畢竟還須顧及動畫的部分,二者最好是一精簡一豐富,這樣搭配下來才不會讓台下的觀眾容易感到疲憊。
最後,我想說溝通的部分。一份完整的報告,在製作過程中可能多少會讓組內的成員們產生一些分歧或意見,偶而會有爭執,其原因很大一部份是因為無法理解彼此的想法,或者是錯誤理解他人想要的事物,導致最終少數人埋頭苦幹,有些人卻逍遙自在,更甚至最終不歡而散。而溝通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方式,只有在暢談之後,才能了解彼此,知道對方所想所需。所以說,在簡報完成前後,除了最好先和講者們商量好,確定這份簡報的模樣是否貼合他們的講稿,若是需要修改要怎麼做才能滿足他們需求,這些都是一個合格的簡報製作者需要去考量的。還有一點,在簡報製作完畢後,所有的組員都需要看過一次成品,避免出現最後呈現不佳被歸咎責任在己。一份報告是靠組員們共同完成的,出了問題沒有人能推卸責任,若是抱持著將自己的份內事做完就好,那永遠無法進步。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