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的種類越來越多,筆記紙的款式依各種需求也愈來愈多選擇,讓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愛的材質與需要去挑選。以下分享我觀察、使用過的筆記樣式以及在課堂、課後做筆記的小技巧。
筆記樣式
筆記裝訂樣式常見分為可以更換內頁的款式,像是活頁筆記本;固定內頁的款式,例如縫線筆記本、雙線圈筆記本。筆記紙尺寸有 A4、A5、B5 等類別,A4 紙張較大,能書寫的份量多,比較適合學生做統整筆記;最常見的是 B5,運用範圍廣,適合用於行事曆、行程規劃、日記、筆記等用途;A5 尺寸較迷你便於攜帶,適合做為備忘錄、隨筆、靈感紀錄等。
我在選擇筆記本時通常會選有壓線的內頁,容易讓文字整齊而在需要繪製圖表時也比較不易影響觀看,再來會以要記錄的範圍大小來挑選,像是通識課大多沒有課本內容需要紀錄,我就會挑選那種文具店十幾元一本的 B5 固定式筆記來寫;而一般學科筆記要記錄的範圍大,我則會用B5的活頁紙筆記本,方便補充和比較不會占桌面。
上課與課後筆記
老師的講課語速總是快過我們抄筆記的速度,尤其還要加上 PPT 上的內容,想要一字不漏的全部記下來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上課時我有兩種方式作筆記,一是利用影印過而背面空白的 A4 紙紀錄,將大標寫出後再以簡短語句抄下老師提到的重點,課後再作詳細的統整與補充;二是利用手機 APP—Pendo,這個 APP 的日記功能除了基本的可以打字快速輸入、字型大小與顏色調整以外,還能拍照插入圖片,將重要範圍拍下加入到筆記內,而且當你筆記輸入的內容過多要找其中一項目時,可以利用關鍵字來查詢,很快且明瞭的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後完成筆記時還可以導出 PDF 檔儲存或者直接分享給別人。
課後的統整筆記為了要整齊易讀,我有幾個小技巧:
將標題用 0.5 暖色調原子筆寫,內文用 0.38 的黑筆或藍筆寫,補充則用亮色系的筆寫。
將有數據的部分利用統計圖來呈現,文字盡量轉化成表格,還有將文字簡化成自己懂得符號,例如「上升」用「↑」代替。
要用螢光筆加強內容重要程度的時候,先用螢光筆再寫上文字,才不會暈染髒污,或是要等筆跡的水乾透後再劃。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