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遙遙無盡的旅途,要把這場旅途變得意興盎然還是枯燥無趣,我覺得要看是不是有把學習與自己的生活和興趣作結合,以及能不能了解自己的個性去做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
相信都聽過孟母三遷的典故,環境對學習的影響很大,所以我認為在讀書時的第一步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環境。我個人喜歡在清靜的環境下學習,所以我會在一星期中利用幾節沒課的時間到學校圖書館,圖書館除了安靜這一大明顯優點外,還有其他人的一起閱讀會形成一股良好的讀書氛圍,這會督促自己專注於課業上,比較不易分心;在自己宿舍內讀書時,可以把桌面布置得輕鬆簡潔,如放一盆多肉植物,以及貼上幾句激勵自己上進的小紙條於牆上,其餘的就只擺放讀書時需要的工具。
一般課堂上課的時候,我會邊聽課邊抄筆記,因為無法確保自己能整整一節課都專注不分心,所以會選擇抄筆記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手在動的同時也就不會做其他事或想睡了。寫筆記的方式我會選擇先拿一張廢紙優先把標題與教授在 PPT 沒提到的重點記下來,以免跟不上的 PPT 換頁的困擾,最後複習時再慢慢把筆記整理。
期中期末考前教授都會提示範圍,由於在上課用書上我相信教授們比我們學生讀的都還要滾瓜爛熟,整理考試範圍的時候只靠寫出上課用書的內容是不夠的,所以我會選擇將上課的統一用書與其他版本的教科書不同之處或未提及的地方做統整,也會將教授放在 Moodle 的資料補充進去,更細緻一些的做法則會補充上平時閱覽的新聞或者與科目相關的課外書。
空閒的時刻我喜歡去看一些和我們科系相關的影片、連續劇,例如《沉默的羔羊》、《誰是被害者》、《與惡》,還有一些 Youtuber 介紹的國內外離奇的刑事案件。科技的日新月異、思想的與時俱境,讓我們更能從多種管道來獲取知識。除了在平時的上課與考試找到自己適合的讀書環境與方法以外,在生活中若能透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加加強拓展專業領域的範圍,相信在學習的旅途中會增添各種色彩。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