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意指的是「學得新知,複習舊識」,所以學習的時間管理很重要,因為你要一邊跟上老師目前的學習進度,一邊複習之前所上過的課程。
我們可以分為三部分—上課前預習、上課中聽講、上課後複習。
上課前我們可以先提前預習老師即將講的部分,讓自己比較好進入狀況,更容易專心的聽老師講解,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前先記起來,在老師講解時更加注意,不要讓自己在上完課後仍一頭霧水。
上課時要認真地聽老師講解,更重要的是要動筆,將自己所聽到的重點或是不懂的地方記下來,不用管字的美醜,也不用整句記下來,簡單幾個字讓自己後來可以回想起來即可。
上課後回家整理筆記加複習,將上課時不整齊漂亮的筆記,搭配上老師的講義或教課書整理起來,前面說到只要記下簡單幾個字讓自己回想起來即可,因為這樣在整理筆記的時候,你就可以一邊想一邊記,更容易加深印象,而且用自己的話寫下來,可以讓自己在考試的時候不那麼容易害怕自己想不起來內容為何。
我也會另外分成平常及考試前。
平常的時候就照著上面所述,讓自己邊學邊記。考試前大概兩週我會開始重頭複習,但也要一邊跟上老師目前的進度,能多看幾次就看幾次,加深自己的印象,同時練習題目,老師給的或教科書上的都可以,重點在於「寫」,想像自己正在考試,要怎麼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才是重點。
因為我是法律系的學生,所以有許多的申論題目,在申論題目,寫又更為重要,很多老師都強調申論除了要寫對,更要寫得淺顯易懂,因為未來當上律師等職業後,服務的對象是平民百姓們,對法律知識並不熟悉,要怎麼讓他們了解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寫的文謅謅雖然對,但如果要求跟教科書上寫得一模一樣,那就太死板了,最好是以自己的方式寫下來。
再來是考試當週,因為時間緊迫,所以不能浪費時間,我會選擇重頭複習,但不同的是,我會將仍不懂的地方重複地看,並再心裡考自己,如果有答不出來的地方,表示自己還不熟練,因此我會重複地看直到確認自己有把握可以上考場了。
除了這些學習方式,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放鬆」。人的專注時間其實不長,因此適時的讓自己放鬆也很重要,該玩就玩、該睡就睡—當然也不能太過放肆,讓自己有足夠的精神及體力再來讀書,其實會更事半功倍。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