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選擇「讀書學習策略」此一主題來做分享,個人本身並不是那種可以一整天都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的類型,相信很多人也都跟我一樣,所以這時候更需要給自己量身打造符合自己習慣的讀書計畫表,每個人的讀書習慣、方法都不同,一旦找到屬於自己的讀書習慣並制定好讀書計畫表後,穩穩的按照自己的計畫走,自然就會覺得收穫滿滿,而且讀起書來很有效率。
就我自身而言,我在追星上花很多時間,但我會告訴自己哪時候可以放鬆哪時候該認真,雖然我也有重度的 3C 產品成癮,但在該讀書的時候就會先暫時的把手機擺一旁,其實讀書學習策略往往與時間管理有著一定程度的牽連,當把時間分配的妥當自然而然的讀書學習策略(即讀書計畫表)也可以輕易的達成。
讀書計畫表的分配並不是要讓自己在任何時刻都安排讀書進度,適時的安排休息時間也很重要,可以讓自己離開書桌去透透氣、活動筋骨。
因為本身是法律系的關係,每個課程都不好混分,這也讓我養成了上課一定是認真聽的習慣,有時像是遇到訴訟法這類較艱深的課程甚至會在取得教授的允許下進行錄音,好讓自己回家整理上課筆記的時候可以再重新聽一次做複習。
每個人的讀書方法都不同,有些人是聽覺型,上課只要認真聽一下回家縱使不複習考試也可以考得很好;而我自己是屬於筆記加視覺型,一定得花時間整理出筆記後再看過一遍才能記起來,因為自己本身不是天才,所以只能靠勤去補拙,也許在有些人眼裡這是很花時間及精力的一件事,但這是我目前給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至少個人在找到這樣的讀書方法後,成績也有不錯的回饋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讀得很開心,是自願讀書的那種,畢竟是自己給自己安排讀書計畫的,而非像國、高中時期被家人或補習班逼著讀書的那樣。
綜上所述,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別人的方法不見得適合自己,唯有找到屬於自己的讀書習慣及方法,才會使自己讀的開心且可以讀出心得來,以上是個人關於讀書學習策略的經驗分享,個人淺見供參考。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