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大四生,目前正在準備兩間研究所的推甄,此外,我也在存在音樂擔任行銷實習生,同時也是 Podcast 節目《信義存愛組》的主持人。
以下為我的時間管理分享:
養成排行事曆的習慣
每到星期日,我都會開始排下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固定行程,連時間也都會一一記錄下來,以此讓效率跟行動力都加倍,例如:星期一 17 點至 19 點開會、星期二 8 點 10 點講座,明確知道事情的時間排序,達成時會更有成就感,此外,也能在增加新行程時,妥善安排。
除了手寫外,我也會記錄在一個 APP—「TimeTree」裡,而此程式會於每日固定時間,傳送今日任務,充份告知一日內要達成的目標,也是我每日的貼心小幫手。
做事情「順序」的重要性
當有一大堆事情纏身,卻總是都做不完,該怎麼辦呢?首先,當我們清楚明白要達成的「目標」後,我們必需知道哪些事情具有「急迫性」,然後選擇時間最短的開始著手。若每件事都十分棘手,則選擇最輕鬆的開始,為什麼呢?當我們選擇一個困難的專案,思考、撰寫很長的一段時間,也許只完成一半,身心就已俱疲。但我們若先從小事開始,累積完成的成就感、推動前進的力量,便能使效率提高。
不浪費時間「學習」,落實「原子習慣」
「原子習慣」即是細微的好習慣,累積久了也能產生巨大的改變。
我非常喜歡善用搭車的時間,看一些文章、聽 Podcast,獲取很多不同面向的觀點與知識,甚至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也都藏滿了寶藏,或許只是每天花個 15 分鐘、30 分鐘,這些短暫的獲取,都能更增加一點自己的知識量,也許有天,都能將所學派上用場。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