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以前高中代表學校參賽時,或是到了大學身兼補習班英文助教和家教的現階段,往往身邊的朋友及學生家長最常過問的問題,莫過於何種語言學習方式才能達到最好的成效。為了回答諸如此類的問題,我通常都會花上好些時間了解並建議。這次很榮幸有這個機會,透過這個活動,詳細把一些學習遇到的問題及技巧分享給大家。
以往面對英文方面的學習問題,我總是仔細詢問學習目標和個人學習方式及習慣,目的在於避免緣木求魚,徒勞無功。或許有些人會認為不需為此計較,不需要花時間額外說明,單純求單方向的唯一解,加緊運用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然而,我對此態度並不表示肯定。畢竟大家口中的英語學習,事實上是綜合不同細項的複合式領域學習,像是一般可分成聽、說、讀、寫的四個部分。除了每項能力需要強調的重點不同之外,根據每個人的掌握度不同,需要的學習方式就會改變。好比問題在於缺乏單字量,即使閱讀再多課外讀物,也必須將時間花在字義查詢上,不僅事倍功半,無法激起學習者的興趣,更可能因爲過度的負擔,造成想逃避的結果。另一方面,倘若是不善言表,則預備的條件,只需要可以說話的對象。
在我認為,聽,說,讀,寫四個方向,大致可分幾個步驟學習。
首先,聽力部分,可以依據自己最合適的語速,最習慣的口音尋找視聽資源,並且持之以恆將習慣養成,則可不必為了急於追求分數到手而讓自己完全聽不進去。
口述表達部分,可以審視自己平時是否在使用母語的環境,也同樣的無法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檢視自己是因爲對英語的自信缺乏而卻步,或者,應該要先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閱讀部分,如果對單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則可訓練自己閱讀各類文章的習慣,不僅加強英語,同時獲取新知;假設覺得自己仍需要藉助字典看文章,則應該在學習課外讀物之前先學著熟悉現有的教材,課本,講義等,著重在複習上面。
最後的寫作部分,除了需要勤奮的練習,在文意表達上,不一定要狂塞單字或艱難詞彙,卻應該善用片語和句型,搭配英語本身的句構條件,讓讀者讀到文章的時候可以讀得順暢且有高潮迭起,層次分明。
誠摯地建議各位同學,聆聽別人的讀書建議固然重要,但是,不是任何規劃對所有人都是最好的。請務必按照自身所需,規劃一套最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