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學生涯中,累積了許多的筆記經驗,從初期不太順手時的㇐個科目用一本來記錄課堂重點,造成過多的頁數浪費,以及不能專心複習內容的問題,到後來採用兩本筆記本來概括生活中值得借鏡的名言、案例與經驗,主要分為心理上以及能力上兩大類別。
能力上的類別,好比在閱讀圖書館讀物時,我常常會有無法完整記得整本書重點的困擾,故此養成了看一段落便會拿筆紀錄的習慣,在對筆記的認知中,隨著科技發達,越來越多人選擇用數位產品來乘載課堂上的重點,甚至拍過內容就永遠封存在相簿中,未經整理的文字與圖像,產生了記憶上的不深刻,故此紀錄文字我習慣以紙本筆記為主,電子紀錄為輔,先用手機拍攝後,再花時間去消化內容,將電子形式的知識,透過提筆紀錄的過程,頭腦會更為清楚,感悟與想法也能再經過重新整理,產生出新的點子!同時思想也能得到更完善的錘鍊,舉例來說,1970 年發展心理學家 Michael Howe 研究發現,有抄寫筆記的學生在一週後,會比沒有抄寫筆記的人更容易記住事實,兩者記憶力差別大概是七倍。研究證明學生容易記住經由大腦整理過後的筆記內容,且其記憶效率遠高於未經整理的雜亂資料。
心理上的沈澱更為重要,透過系上的學長姐出社會後的分享講座,紀錄速度需要跟上講者分享的節奏,界而訓練整理、化繁為簡的的能力,包含館藏圖書中心靈雞湯方面的字句,將速度與腦袋的靈敏度配合妥當,日後遇到心理上的困難或思想上的矛盾,都可以藉由先前紀錄的文字中得到慰藉。
最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此特別推薦活頁紙,不僅能自由撕下自己覺得不好看的字跡章節,更能隨著使用量的增加,遞補進新的筆記用紙;色筆以及蠟筆便不用多說了,有了顏色的輔助,會使閱讀上的重點更為明朗,最後不可或缺的工具便是便條紙,市售有許多規格的設計,選擇偏暖白色的紙張,在使用上的視覺會更為舒適,也可以圖像與表格做輔助,能輕鬆領悟艱澀難懂的內容,也能快速獲取事物的對比度,助於增加記憶點!
透過以上的分享,希望你也能藉由筆記的益處,提升記憶與整理的速度,讓生活上的思緒更為清晰,激發出更多的想像力!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