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準備階段
心態調整
都說萬事起頭難,每每想坐下來好好學習,卻發現往往行不通嗎?那是因為忘了調整自身的心態所造成的!在開始學習前,可以先讓大腦「預熱」一下——放下手機,安靜地給自己訂幾個學習目標(不超過 5 個),否則一下從放鬆模式切換到學習模式,心理上會很難適應,並且會打消學習的念頭。但請注意,這些目標是要具有可行性的,目標太大,執行後的幾天還好,但長久下來卻會令人難以堅持;小目標執行起來會更加容易,不會消耗過多的意志力,能夠長久堅持,並培養自己的學習心態。
環境
學習環境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效率。像我是一個很少受干擾的人,所以我選擇在宿舍讀書,主要是因為這是我最喜歡也是最有讀書氛圍的環境(桌面整潔、光線也充足)。而且平常房間也不怎麼吵,吃東西、喝水也非常方便,更不用把書背來背去。但除非你是一個專注力非常強的人,否則請選擇圖書館、書房等安靜的場所進行學習。還有一點——排除一切干擾,遠離一切讓你分心的東西,手機、電腦、電視等。我在讀書時,通常會將手機網路關閉放在一旁,避免震動聲打擾我看書。讀書時也可以準備一些精神糧食,例如能夠提神的咖啡、茶或小點心。
學習過程
預習:先把預習的內容快速瀏覽一遍,使自己了解其中的大概內容,並且提前了解重點和疑點。
上課聽講:上課要認真聽!(除非老師照唸課本或 PPT 就另當別論了),很多考試重點都會從老師口中說出來,邊聽邊思考老師的講解思路,不懂趕快發問,問到懂為止。
做筆記:因為我本身沒什麼在做筆記,所以就不特別說明。但只有一個重點:先聽(理解)再記,不要不聽(理解)就一直抄。
學習之後
複習、回想:學完之後要記得複習,印象才會更深刻,否則下次再看到時又什麼都不記得,白白浪費了幾天前所花費的時間。還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回想所學的內容,相比純粹的重複閱讀,回想會讓我們記憶更深刻、久遠,而當你回想不起來時,就表示這個地方該去複習它了。
休息:最重要的事情沒有之一。我會利用番茄鐘來規範自己讀書和休息的時間,通常學習30至 40 分鐘,就會休息 10 分鐘。而這 10 分鐘我會做任何事情來讓自己切換到放鬆模式,否則專注過久,在疲勞的狀態下,無論再怎麼堅持效率都會特別低。再者是睡眠。不要為了學習而占用自己睡覺時間,反而是要為了保持白天高品質學習,每天要保證有 7 小時的高質量睡眠。否則晚睡還會一併帶來拖延症的問題。以我為例,我現在幾乎是早上 9 點的課,所以我基本上會在晚上 12 點準時上床睡覺,隔天早上8點起床,來開始我學習的一天。
學習是終身的事情,千萬不要急速求成,古人有云:「欲速則不達。」不是沒有他的道理的,學習之前,不僅要調整好心態再上路,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高效率學習。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