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將系上出的作業定為目標,因為系上的作業型態大多是學期初告訴大家大致上要做什麼,期中的時候繳交完成品,因此在學期初得知作業後就可以大概訂定製作的時間。製作結束之後就能花時間鑽研更多自己感興趣的理論和技術。訂定時間的方式會以行事曆紙筆記錄,基本是以一星期為一個單位,每一星期都會有進度。舉例來說,若項目是一個活動的完整識別,那一星期中,我的排法大致上是第一至第二天完成草稿,第三四天上色稿,五至七天完稿確定,對我來說比較適合我的方式是像上述的彈性排程,可以有一至三天的彈性時間安排製作,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在每一個階段之中獲得成就感,就算只是小小一步也能激勵自己,讓自己循序漸進的步入軌道。
在每次的時間管理,我會設定做事四十分鐘可以休息十分鐘讓腦袋休息一下,在四十分鐘的過程中盡量專注不去碰手機或是被其他事情打斷,專注的時間久,做事也容易更有效率。而休息的十分鐘可以站起來動一動,做一些不需要費太多精神的事情,像是打掃或是走路等等的,讓待會進入做事狀態時,心中不要有太多的雜念或是誘惑。
做事的時候我會盡量選擇乾淨、明亮、誘惑較少的場所,若是在家很容易就恍神去看電視,或是去睡回籠覺,為了避免此狀況,可以選擇去咖啡廳或是圖書館,或是找朋友一起讀書做事,可以相互督促,做事也會更有效率。
筆記部分,在一些需要邏輯理解的地方,會以圖表整理分析,用方格或圓圈或劃線與箭頭連接不同的觀念表示關聯性,分析完若讓有不熟悉或不理解,會將其口述一遍,說給自己聽或是解釋給他人聽,以此整理自己的脈絡,也能與他人進行進一步的討論,獲得意見或靈感。
因為科系關係,本科系時常要發揮創意,若遇到靈感枯竭的時候,除了更用心觀察日常的瑣碎事物,發覺點子之外,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多多接觸關於創意或設計的事物,像是逛展覽、或是去看書等等,練習思考,留心在生活上的枝微末節,可以時時刻刻將靈感記錄於手機記事本或紙本筆記本中,到了下一次的創意發想也許會派上用場。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