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來分享最近上了四年級的口譯課學習到的練習方法,真的對自己的聽力和口說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那就是複誦與跟述。
「學習語言就是從模仿開始」,這是我一進到日文系之後班導對我們說的第一句話。剛開始上課時,都會跟著老師一遍遍的唸單字和課文。但是到了二年級之後,會了基本的句型、單字,就覺得只要聽得懂了、會唸了,就是非常熟練,也停止了複誦課文的習慣。直到最近準備口譯課的期中考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聽力和口說完完全全不行,之前的複誦與跟述,充其量就只是講一個單字或是一小段句子的程度,基本上沒有難度,而且還是課本 CD 或是老師放慢之後的速度,面對真正的日本人道地的語速之後,聽是聽得懂,但是要完完全全一字不漏的從自己嘴巴說出來時,不只會懷疑自己的日語程度,連記憶力也會覺得是不是有問題,感覺很短的句子,要完全想起來卻非常困難。
追根究柢,就是平時沒有培養熟練度導致。聽日文沒有專心,只抓重點單字聽,這些為了應付考試的學習壞習慣完全沒辦法打好扎實的基本功。
老師教授的方法,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最根本的日文底子,現在不管是聽課文,聽廣播,收看節目等等都會開始有意識的重複他們所講的句子,剛開始雖然會很痛苦並且懷疑自我,但是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不僅我的聽力時的集中力大幅上升,就連時常會讓舌頭打結的句子,也漸漸的變得流利了起來。這時我才真的理解當初班導所講的模仿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現在就連平常上課時,也會不自覺的跟著台上的講師複誦了起來。
當複誦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開始跟述的練習了,跟述跟複誦不同的是,複誦可以一句一句的聽,再一句一句的講,但跟述的話者不會停下來,而是不斷的講下去,而作為聽者的我們也要邊聽邊把聽到的重複說出來,這時會碰到的困難又更大了,自己的注意力還在消化上一句,下一句就已經開始說了,在不習慣的時候,腦袋常常就變成放空的狀態,十分疲勞。
建議最剛開始的練習要找有文本的文章,先自己讀過一遍,知道大概的內容之後,再做跟述的練習,這樣慢慢的在聽到未知的句子時,才可以消化得比較快,熟能生巧之後,甚至可以推敲出話者後面會說什麼文型。
模仿之後成為習慣,習慣之後成為自然。口譯課的練習對我幫助良多,也讓我朝著道地的日文使用者前進,希望這個複誦和跟述的練習也能幫助到大家。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