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種過程,必須靠自己去做,才能讓它成為自己的一部份。
以我的經驗來說,我認為很多事情是靠自己一點一滴慢慢的去摸索,學習也是一樣,如不同科目就有不一樣的學習方法,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亦同,都是需要自己漸進式的花功夫去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而我的方法是把學習與自身興趣做結合,學習的目的不該只是為了一個好看的成績才讀的,能夠以「樂在讀書、樂在學習」的心態去讀書,不僅能開闊我們的視野,還能從書本、生活點點滴滴中學習到不同的經驗與智慧。
在我過去的學習經驗裡,不得不說,我是那種總要等到要考試的前一兩天才在臨時抱佛腳的人,雖然成績還不算爛,但也不盡理想。這時我就會想如果下次早點開始讀,會不會成績就會滿意了呢?但其實每一次都會重蹈覆輒,考試完才再懊悔。後來我發現自身的學習方法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包括沒有計畫性、循序漸進的讀,死記硬背、考過即忘的背。
以英文為例,對我來說比較不擅長的英文科,在準備考試的方法都是把課本的單字全背過一次,每次總在及格線低空飛過,也完全沒辦法提升我對英文的喜愛。直到後來,我發現我身邊周遭一些英文很好的朋友,他們不單只是英文很好而已,而是會把英文應用在生活上,對英文有很濃厚的興趣,他們提到在課本以外,會特別去加強聽力和口說,因為英文是要能真正運用在生活情境中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也提供了一些學習英文的方法供我參考:
聽力:在聽力方面可以多看一些英文節目、影集、聽不同腔調的外國人說話等。
口說:遇到外國人時盡量開口交談或者組成會話小組,同時加強聽力。
閱讀:除了閱讀課本之外,也可以多閱讀些有趣的報章短文或英文雜誌。
寫作:養成寫英文的習慣,平時思考也盡量用英文思考。
看完發現學一種語言不是想像的容易,只能靠平日一點一滴去累積!從小部分做起,培養自己對英文的興趣,不再只把它視為考試要考的其中一科,而是把它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許就不會這麼排斥抗拒了。
除了英文以外,我認為每一種學習都是有幫助的,學習可以和興趣相輔相成,讓學習更事半功倍!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