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學模式的本質皆以老師及課本為課程核心,但經過現代教育的轉型,大多數老師更傾向讓同學培養自主思考以及表達能力,而作為表達的媒介,上台簡報就是其中的核心,簡報畫面是給人視覺的第一印象的重點,甚至會影響同學及老師對你這份報告的印象,因此如何展現是用心製作的投影片就更加重要了。
當文稿準備好到要製作投影片時,可能會陷入無法起頭的困境,時常要花大量時間在做重點的摘要,還有模板的選擇,以及版面的配置,這些種種的步驟就會消耗了大量的時間。準備好大學簡報主要就這三個步驟:
第一步驟:準備好要講的資料
事先準備好資料或文稿,這影響到你是否「清楚」自己做的內容是什麼,並且事先做好文章的分段,可以幫助製作簡報更好釐清自己想表達的重點,以及整體報告流程的順序,還有做為簡報分頁的標準,最好主題要明確,每個段落給個小標題代表這段的重點,當你這些準備好,代表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講報告的時候也能完整的表達。
第二步驟:如何選適合的模板
文稿資料準備好後,選擇模板就變得至關重要了,一般同學都會選用內建的模板,但是內建的模板很常被別人使用過,或是太過單調顯得簡陋,如果要讓人覺得用心,當然要有點與眾不同,所以我的建議是可以上網搜尋「PPT、投影片、模板」這些關鍵字,會出現許多免費可以下載的模板。
如果活潑的主題會推薦選色彩較飽和的並且圖片可以較多元的,如果是像商業式,會需要展現統計數據的,模板最好選擇顏色花樣不要太多的,最好三色以內,網路上有著各式各樣的模板,有著不同的表現手法,模板的優點就在於別人幫你排好版了,但如果簡報內容多,用著一樣的版面其實還是會顯得單調,所以會推薦多下載幾款,將不同編排好的架構複製到你主要的模板上,可以增添版面的設計感,當然可以做點微調,或是換圖片,自己發揮點創意。
第三步驟:簡報放置的基本要素
其實投影片內容非常基本,要少當然可以只有一兩張,但畢竟是要做看起來有用心準備的投影片,所以至少要有幾個部分:
標題封面
主要內容要放:報告主題的大標、課堂名稱、演講者姓名、報告組員、指導老師、報告日期。這樣才能完整的呈現主題,在什麼課要做什麼報告,並且讓觀眾了解你的基本資訊。
目錄
目錄雖然常常只會隨便帶過,但是卻可以清楚的讓觀眾一目了然今天的報告主軸,以及有個簡單印象,之後報告可以作為伏筆,也可以讓製作者釐清報告流程。
前言
前言其實許多人會忽視,或是選擇去掉這部分,但是前言非常重要,是影響觀眾願不願意聽下去的關鍵,在開頭就拋出動機與思考的問題,可以幫助觀眾快速跨入主題的門檻。
內容
內容不外乎就是報告整題核心,如果有做好文章的分段這部分做起來一定可以得心應手,其實最簡單的幾個原則就是,重點擺放清晰、文字不能過多,點睛就好、可以多用圖片代替文字,更可以吸引觀眾加深印象。
結語&結論
結語和結論大家常常分不清楚,結語是對整篇報告做個收尾,畫下一個句點,告訴你結局,而結論是統整前面到最後,主要重點是什麼,你因此得到了什麼結果,在不同類型的報告要用結語或結論要分清楚,不過大學幾乎是使用結論做收尾。
資料來源
其實大數人最會忘記的是資料來源,資料來源影響到智慧財產權的部分,是許多老師會要求的重點,來源的展示也可讓大家了解你找了多少資料,展現出你從那麼多資料挖掘出這些重點報告給大家,更顯的你準備的充分。
END 畫面
有頭就要有尾,所以簡報有個結尾是一個有禮貌的象徵,可以展現出報告人的氣度以及氣質,所以最好來個 END 畫面,並有禮貌的感謝觀眾。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