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高中與大學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考試題目的類型,高中通常都是選擇題,除了數學要計算過程,還有作文及填充題,其他不確定答案是什麼的時候,都可以用猜測的去選答案,但是大學的考試大部分都是申論題,尤其我又是就讀中文系,除了英文這個科目之外,我從大一到大三,真的很少遇到有選擇題的考卷。然而我認為寫申論題的最大困難,就是要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最後寫出精華的部分來當作答案。
面對課業還有考試時,我的學習辦法是「上課認真聽講,回家複習重點」。我們系的教授大部分都是利用簡報檔來教授課程,上課的時候我會用鉛筆簡略的做些重點,主要先聽老師講解,並把簡報檔用手機拍下來,下課之後再重新整理一次筆記,如果這堂課的內容比較難懂和複雜,我會利用手機的錄音功能將老師上課的內容錄下來,回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再重複回放,如果再一次聽完錄音內容之後,還是有不懂的地方,我會在下一次上課時去找老師詢問。
而關於筆記的整理方法,我主要分成三種顏色,分別是:黑色、藍色、紅色,黑色主要用來標示標題或主題,藍色是敘寫主要內容的顏色,也是筆記中最常看到的顏色,紅色則是重點的補充部分,主要在寫一些老師上課額外補充的知識;另外我還會用到黃色以及綠色的旋轉蠟筆,在老師發的一些講義上會用來註記,黃色旋轉蠟筆是用來標示重點的句子或段落,而綠色的旋轉蠟筆是用來標示一些不懂的詞語,我會在旁邊再用藍筆寫上這些詞語的注釋,或是用紅筆寫上這些詞語的注音。
另外,我的筆記主要是寫在活頁紙上,因為我認為這樣比較方便攜帶,也很好分類跟拆取,最後將這些筆記活頁紙裝在專屬活頁紙的筆記本上,並且用標籤分類好科目,這樣可以一目瞭然,複習科目的時候也很方便。
還有有關複習考試科目的時間分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考試之前搞清楚自己對於考試內容有沒有不了解的地方,這樣才能和同學討論或是去找老師詢問,而我還會在考試週前兩個禮拜到學校圖書館看書,我覺得這樣可以讓自己提早收心,有面對考試的動力。
然後我認為準備考試時,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要自己整理筆記,有時候會拿到學長姐的舊書或是講義,但如果沒有將老師上課的重點轉換成自己的東西,只是看學長姐的筆記,是沒辦法將這些知識深刻的記在腦海中的。
最後,我覺得每個人唸書的方法各有不同,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種,這樣面對考試才能得心應手,不要辜負自己為考試所做的努力,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踏實的應用在人生當中!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