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分享我最後的成果,大一上下皆為系排前十,且大二下為系排第二,基礎不好沒關係,勤能補拙,相對其他放棄學業的人,努力會讓你脫穎而出。
剛開學時聽到老師說會計是普遍學生最會被當的科目,平均考試成績 40 分上下,那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努力專研此科,一定要打破這個平均值,所以我上這門課時特別專注,有不懂的地方立刻發問,下課再針對一些觀念不清的地方請教老師,放學後我也會複習並且整理重點,雖然沒有做到課前預習,但這點已經足夠了。
而考試秘訣就是先掌握考題,在老師說哪邊比較容易考或是題型大概為何時,特別標注下來,心中對考題勾勒出一個大概,這樣也會比較知道要往哪裡下功夫,在平時先打好基礎,有問題就問不要讓空洞變得更大,如果真的跟不上課堂進度,就先經老師同意後於課堂錄音,回去時把不熟或是分心的地方重聽一遍,考試前一兩週末把習題全部做完,並且了解核心觀念,例如這題是想要問什麼?他背後的核心觀念是什麼?
然而有人會想問我如何做筆記,但我的課堂筆記其實看起來很亂,因為我是把老師的話聽進去後以自己的話來作解釋,而為了趕上課堂速度必須用潦草的字寫過,但在之後複習時,我會針對各個子題整理筆記,可能是寫架構圖或是一些核心觀念與 step,後來我的會計真的唸的不錯,最開心的是有一次段考拿了 99 分,當初其實對會計有點害怕,畢竟是全英文命題,而且有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為數學要好會計才會好,後來發現只要會加減乘除就可以了。
英文也不是藉口,畢竟我只唸了小學的英文加上高中的英文單字而已,針對會計英文不懂的,我的方法是笨方法但也很有用,你先不能害怕不能因為怕英文而去看中文書,因為考試是英文命題,我那時是乖乖的查 google 翻譯,然後一字一句的騰上去我的原文書,老師上課講解專有名詞及其解釋時也快速寫上去,之後回家背下來,這就是我的方法,雖然缺點就是耗時間,還有如果考試的英文換個方法問我有時就會看不懂了,不過還是能勉強推敲出大概要問什麼。其他科目的方法其實大同小異。
上課認真聽,有問題就問,不給自己找藉口來騙自己是因為某某原因才學不好;回家複習、考前作題,基本上要低分也很難。唸書如果很想睡,那就睡個 10 分鐘再起來戰鬥吧,不要讓看書就想睡的理由成了你荒廢課業的藉口了,一開始可能真的很難靜下心,但是久了就會習慣了。我自己本身是注意力非常不集中的人,國中三年完全沒有在上課是放牛小孩,但是現在的我卻能夠拿到這樣的成績,代表你們也可以,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超越自己,在於你有沒有下定決心成為一個優秀且上進的人。
分享一下我的時間管理技巧,大一時我是半工半讀,而且有談戀愛,雖然對課業多少有影響,但是只要做好時間分配就影響不大,我會使用子彈筆記來規劃我的時間,或是利用早上還未上課的時間早起複習或是做一些未完成的事,週末特別早起來趕進度,有時候黑夜的時間不夠那就用早辰的時間來補足吧!另外最好是當天上完的課當天衝自習室複習,這樣能保有最鮮明的記憶,你就最能知道要先看哪一塊來加強自己的記憶了!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