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現在的教育制度,高中時期是以課業為重。在通才的制度下,每個科目都必須學習,也因此如何地學習各科也相當的重要。對於拿手與不拿手的科目也必須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或是找出屬於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才能在繁星、學測或指考中達到自己離想的目標。以下我想分享我的讀書方法,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卻因此而在高中生活過得很充實。
在高一的第一次段考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在第二次段考我卻大幅退步,原因就在於我還在用國中的方式讀書。在國中的時候,我都只在段考前熬夜讀書,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成績。但是,在高中這種方法可不適用,範圍太大且難度也加深許多,一考試就漏洞百出了,所以我改變我的讀書方式。
一、每一次的小考時都在前一天讀完
在前一堂課準備是我的壞習慣,總是想說看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考題可沒這麼容易。國文不僅背的東西多,理解課文的意思與作品背景也相當重要。英文的單字一直不斷累積,一天不背都不行,短期記憶法更是只能應付一時的考試。數學、化學與物理一堆公式背起來了,不會活用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多算題目才能熟練。生物、地科與社會科也是需要多背。在小考不多的時候我都這麼做,但是有時接近段考就會進入小考尖峰期,這時我就會先讀理科,實在是因為我理科比較不好啊!
二、晚自習的時間讀不拿手的科目
由於我理科方面難於活用,所以我必須多算題目並想辦法理解,詳解也未必每次都看得懂,此時身旁的朋友就很重要啦,靠著他們我解決了不少難題。也幸好有他們,不然我段考都會掛彩了。
三、對於拿手科目更加細心
我最拿手的科目其實是生物,也是最有興趣並能讓我有成就感的科目,所以在考試時我花更多的時間去讀,就是不讓他退步,也能在生物科更加有自信。
四、拿捏好社團與課業間的比重
我從高一就加入了天文社,高二時甚至接了社團幹部,同時也是課業最重的時候。社團是屬於學術社團,上課的資料、簡報是需要幹部準備的,也辦了很多觀測的活動,所以課業也會受影響。當時我課業放掉了一半,在社團上也盡心盡力的辦活動,影響我最大的大概是寒假時辦的阿里山觀星,因為要策劃大型活動,期末考跟社團兩邊跑真的是很累,但是現在卻不後悔,課業雖然放了不少但也沒有掉太多,活動一辦完也立刻讀書,社團也做出了成績。現在學校因為有了經費,甚至資助社團去辦活動,在我考完學測後我藉由幫忙的名義參加,切實體會到了自己之前努力的結果呢!
五、原子筆的顏色
做筆記最需要的就是不同顏色的筆,用不同顏色區分重點才能一看就懂,如果清一色的做筆記,看的時候不僅花時間,有時連自己想表達的意思都看不懂。加上有些老師會看筆記作為平時成績,認真且有系統地做筆記才能得到高分,但是如果寫得太花也是會造成反效果,所以有效率地用五種顏色才是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
五、運動
讀書需要體力,所以運動當然不可少。高中時的體育課暖身時,開合跳、仰臥起坐和伏地挺身各三十下是不可少的,再加上跑兩圈操場共八百公尺,所以基本的體力一定有的。而我自己因為高三上學期準備學測,在晚餐時間我都會打打籃球提振精神,這樣晚自習時就不太會犯睏,也能增加體力,真是一舉兩得啊!
除了讀書方法之外,如何做簡報也是學習之一呢!由於上課的報告及社團的授課都需要做簡報,所以必須要簡單易懂又不使人犯睏。此時都會參考我的地理老師的簡報,她的簡報大部分都是圖片,重點則用簡要的文字標註,運用動畫使畫面生動,這樣也不會因為都是自而看到睡著了!我的話也是仿照老師的方法,運用一張圖片及簡要的重點說出想傳達的內容,簡報的背景要單純,較易凸顯文字與圖片,再搭配一些有趣的影片是氣氛較不沉悶。不過事前的工作就要做的很充分,不然就無法解釋簡報上的資料了!同時在備課時也要抓好時間的調配,不然就會有還沒下課卻沒有內容可以上的情況了。
以上就是我的讀書方法,我覺得自己的讀書方法沒有很特別,就是多讀多寫多背多算多聽,就算是現在讀日文也是一樣,用自己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向前,有不懂就詢問別人,因為外面的世界是那麼的廣大,厲害的人太多了!可以當範例的人數都數不完,一起學習才是讀書最快樂的事情。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