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系的基礎課程中統計學是讓許多同學覺得很苦惱的一門課程,大二的必須課又是一整年都要學習的科目。在我大二的時候,擔任了統計學的教學助理,在和同學們的交流與討論講解題目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同學們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我想就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
有同學們在課後會根本不知道上了三小時課老師講了什麼,出現記憶片段缺失的嚴重情況。由於統計學用原文書,對與英文程度不好的同學已經造成障礙。因此,我非常建議同學要課前預習看過課本,這樣不僅可以了解老師上課的內容,也可以多學習英文。統計學上課時老師很多時間是要解釋一個統計的方法是怎麼推導出來的,課前的預習可以讓你了解到老師講解的東西是要用來做什麼的,這樣在老師講到最後的公式和結果時才會有豁然頓悟的感覺,而不是只到了最後去死記硬背公式結果。聽懂推導過程才可以更好理解統計的分配或方法的用處和公式。
課後要總結上課內容。統計中有很多不同的假設檢定方法,要很精煉的總結出什麼樣的情況要使用什麼樣的假設檢定方法。不同的假設檢定方法,又有不同的計算公式和要看的表格用來查表。這些都需要課後的總結,才可以在做題目時得心應手。
總結上課內容後,就要做課後題目了。很多同學看到長長的英文題目就放棄了。其實長長的題目中很多是在講述背景,我們只需要抓到其中的重點字句就可以知道題目要考察的是哪個知識點,這樣同學們就可以反應出要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之間可以多加討論,在教同學的過程中自己溫故知新,或許還發現同學有不一樣的更好的方法來理解問題,就快學習起來吧。
以上的這些每天都做一點,而不是在考試前一周才趕工。跟上課程安排,每天一點一滴,積少成多,在考試前再全部看一遍,考試一定就沒問題啦!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