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管系中老師們常說:「企管人出一張嘴」,其實不只是企管人,幾乎所有的工作者常常都需要去說服別人、去影響別人;要怎麼樣吸引別人的注意,吸引別人的目光、讓別人願意聽你說的話這就是一大要題了。
以下為常在自己或別人身上看到的錯誤與我自身的解決方式:
緊張的看著 PPT 報告→遠離螢幕,站到舞台中間
緊張的看著 PPT 報告這是常有的事,但自己使否有思考過會看者 PPT 不放的原因是否是自己對自己報告的內容不夠熟悉?如果能在每次上台報告前充分的準備,有自信地走到講台的正中間,自信地分享自己所準備內容給觀眾聽,相信一定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而這也就是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PPT 上有滿滿的字→結構化、表格化內容,展現重點
找一天自己試試看,自己的閱讀能力比較厲害還是口說能力呢?這是一個老師向我分享的,當 PPT 字很多的時候觀眾只會專心地在看字,簡報者就是大家忽略的人,當觀眾看完字時發現簡報者還在念字,這時簡報最糟的情況就會出現了:觀眾覺得無聊。因此 PPT 上的字數是需要設計的,上面只須出現標題,出現簡報者欲分享之架構即可,這樣一方面能引起觀眾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能吸引觀眾聽簡報者所分享的內容。
報告時的語調→抑揚頓挫,不呆版
回想一下上課最常睡著的時候是什麼?是簡報者語調最一致時,簡報者的語調往往是控制整場氣氛的關鍵,在簡報時有了抑揚頓挫的語調,就能使觀眾投入其中,聲音的魅力就在這裡了。
害羞、畏畏縮縮的表現→自信、勇敢地展現自己
「相信我」,每份簡報的意義不就是在這裡嗎?拿出自信才能讓別人相信簡報者,不要錯過任何機會,因為觀眾不會等你害怕完,所以下一次換你報告時,不管再緊張,深呼吸、吐氣後,勇敢拿者麥克風前行吧!
資料來源的標註→對自己分享的內容負責
簡報中往往會有引用之處,這也往往是簡報者簡報之根據,簡報者需要對自己所分享的內容進行負責,所以需要根據,資料來源往往最佳的證據
說話的藝術在於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在未來的職場中會遇到許多需要簡報的時刻,每一次的簡報就是一個機會,現階段身為學生的我們都還在練習,希望我們都能夠將每次練習的成果記錄下來,充分檢視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因為在未來的職場裡是不容犯錯的,每一次的簡報都可能是機會或危機,努力的把自己變成更好的簡報人吧!這將是我們未來在職場上的軟實力,也將是我們與眾不同的核心競爭能力!加油!共勉之。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