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筆記最重要的是能幫助「記憶」,而不只是做「記錄」而已。如何做筆記是人生中一門重要的學問,不論是在上課、開會或是討論事情。在需要的時候記下重要的內容,以便日後能夠複習或是回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個好的筆記會有下列五項特點,以下依序介紹如下:
筆記要留空白
筆記留空白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可以提升效率,讓筆記一看便能理解,在複習也很容易,相對地,學習效率就會大幅提升。第二個好處是方便加上說明與補充。筆記如果沒有留白的地方,就無法把老師後來補充的說明或是註解寫進去。六種留白技巧分別是:
行與行之間空兩行
在頁面中央畫一條線
在頁面右邊五公分處畫一條線
頁面左右兩邊都留空白
頁面上下方都留空白
右頁全部留白
這六種留白技巧各有特色,所適合的科目及筆記的形式都不同。而若筆記空白處不夠時就自己加上去,不論是便利貼或是剪貼活頁紙都可以。上課做了筆記後,當天就要再確認今天上課的內容是否都還記得;再來是一個禮拜後,如果有些地方想不起來的話,就要做記號或是畫重點,而這一週內若有學到新的相關內容,也可以新增到筆記中。
編寫得清楚好閱讀
可以用參考書的編排方式來整理筆記,包括:
以「一文一意一行」的原則來書寫,一個句子裡只有一個意思,使文意整潔明瞭。另外以條列式記錄時,一個項目在一行內寫完。要注意不要用雙重否定句等等會讓人搞不清楚意思的句子
加上標題和編號能迅速在眾多內容中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
在筆記裡標上頁碼、使用索引標籤貼紙
加上與標題內容相關的課本和參考書頁碼
對齊每個段落開頭的好處是,只要看筆記的左側,就能馬上找到想看的地方。不論是依內容項目的種類或難易程度來區分,通常可以分成三種,因此用三色原子筆最適合。 這裡想分享能幫助記憶的三種圖表,分別是:
金字塔式(順序式),在最上方寫下主題,然後由上往下展開幾條線,一邊寫下相關事項,一邊把他畫成金字塔式的圖表。這種圖表的特點是「按順序」,所以想整理現代文中的邏輯,或是歷史事件的經過時,用這種圖表來呈現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是最適合的。
記憶樹式(關聯式),想要了解各事項間的關係,或是背誦相關事物時,可以運用這類圖表。
矩陣式(比較式),想比較、整理資料時,便可運用矩陣式圖表。找出重點並把它們連結起來,先從老師的「標示關鍵字」、「標示動作」去發現講課的重點所在,另外,也可運用「PREP法」,分別是四個階段:
(1)要點(Point)
(2)原因(Reason)
(3)實例(Example)
(4) 結論(Point)預測重點在哪裡
然後,再把找出來的重點用線加以連結,而連結的方式則可以用「5W1H」等關係式,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毫無遺漏地將重點間的關係也寫到筆記裡。上課的重點用這些方法整理、強調過後,閱讀筆記時便能有效率地將重要的地方記起來。
用自己的話去快速寫筆記
作筆記不僅「質」很重要,「量」同樣也很重要,我們應該學習快速寫筆記的技巧,而上課時老師的閒聊也可以寫進筆記裡,因為看筆記時,那些乍看似乎不需要的東西卻能幫助我們回想。另外,寫筆記要用自己的話來說明,若無法用自己的話來寫筆記的話,就表示自己還有不懂的地方。在做筆記時,可以運用自己的記號,不但省時間又獨一無二。在讀筆記時,可以多運用自己的背誦口訣,不但能提高閱讀的效率,同時容易讓人記住。如果是在訂正習題時,錯的答案要留下來,因為錯誤是讓自己進步的機會,因此千萬不要把做錯的地方擦掉。最後是可以在筆記中畫一些有用的塗鴉,因為眼睛看得到的圖像都能幫助強化記憶。
把一個主題寫在一本、一頁或一個跨頁裡
一本經過濃縮的筆記能幫助考前輕鬆地複習,做「考前重點複習筆記」的方法有以下三點:
把一個主題集中整理在一本或是一頁上
只彙整必要的內容
方便攜帶。建議可以使用 A6 的筆記本,因為它大小近似明信片,可以隨時帶著走,想看就隨手把它拿出來看
找出自己比較弱的部分、考試常考的重點等,精簡並整理在一個主題裡。另外要學會資料的取捨,翻開筆記第一眼看到的地方即是重點。如果不知道考前複習筆記書寫的格式,那會建議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書寫,這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習變得更為有趣。
考試前,除了要確認考試的內容都會了之外,激勵自己也同樣重要。即使只是一點點的空檔時間也沒關係,只要好好利用,多複習,把知識確實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就是讀書上榜的秘訣。若能用以上五點大方向去製作筆記,相信在考試這場遊戲中必定勝券在握。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