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不同於過去就學期間,也不同於未來工作日子,時間成為大學生唯一的資產,雖然過去聽過不少的時間管理講座,然而往往燃燒了幾天後再度舊病復發,度過且玩且睡的生活。
但我很幸運在大學期間遇到了一位教導我人生的老師,他透過實際付出實踐教導我如何度過生活,讓我瞭解到時間管理的方法,雖然很忙碌,除了學業外,有志工訓練及原鄉服務,還有要負擔家計的打工,但要如何有效運用時間呢?
時間就像一把刀,為何把時間比喻為一把刀呢?第一,時間就像刀一樣銳利,要銳利的使用時間,所以要如刀一般乾淨俐落切掉不必要的部份,將時間使用在一定且必要的地方;此外,刀有威力,而時間也有威力、有權柄,縱使再有技巧或再有能力的人去做某件事,甚至有人幫忙,但若沒有時間也只是憑空想像而已,因此時間如同刀一般可怕,我們應戰戰兢兢地使用時間;第三,刀是在戰場上與敵人近距離爭戰時使用的,要握住時間的刀分秒必爭地爭戰,沒有握住刀柄般的時間,就像沒有刀而無法在戰場上爭戰的人,也就是說沒有時間就無法爭戰。
然而,體會時間的寶貴性與學習到方法只是在理論層次,唯有實踐才是實存。 要如何更重要的抓住核心來使用時間,並不僅止於想要去做的內心,而是想要行動的想法要確實,行動才會確實。當然,前提是我們必須瞭解目的,如果過程失去目的與方向就只是不停的在奔跑而失去終點的意義。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目的與原因,如果自己都無法抓住自己的內心與行動,誰能夠抓住呢?腦袋是自己的,身體也是自己的,難道沒有辦法透過腦(想法、精神)抓住自己的身體嗎?
其實我們都比任何人都清楚該如何使用時間比較好,但為什麼依然無法做到呢?這並不僅止於下定決心的程度,而是過去的生活養成了體質化了,就像習慣般,然而要怎麼打破這個習慣呢?並不是改正一點兩點就可以的,而是從認知觀到行為開始都要重新打掉的地步,如果想要成為能夠善用時間,管理時間的人,就要養成那樣的生活習慣,並且度過那樣的生活才能夠變成如此不是嗎?
如果總是想著大概大概生活,行為就也只會大概大概做到,帶著什麼樣的想法就會那樣實踐,這是理致,核心是要學習如何抓住自己的想法。 過程當中絕對會有挫敗,做不到或者辛苦的時候,這都是正常,而要學習的是如何能從自暴自棄中回到軌道上,往往人因為辛苦就停下來,甚至就此放棄,但誰不會有做不到的時候呢?我們是人。然而重要的是縱使失敗了還是堅持到底的精神、持續去做的精神,不是嗎?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