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 101 學年度入學的陸生,來台學習即將滿一學年。故將自己所見所聞,並且結合自己實際,總結出一些有關學習方面的經驗,做小小分享。
初來台灣也確實在學習上遭遇到了小小的困難,如物理因為高中沒有學過積分,無法理解散度和懸度之類題目,去問老師時還被老師提醒自己很有可能被當,心情十分沮喪。但期末我卻以 87 分通過了這門課程,秘訣就是我使用了在大陸衝刺高考時的一些方法。
首先是筆記。我發現大家很喜歡不管老師講了什麽都全抄下來,這樣固然全盤得到了老師所教授的內容,但我認為對抓重點的把握性不夠。其實老師上課時偶爾說出的一兩句話,對我們理解問題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採取的方式是上課不記筆記,只記重點。課後去找同學借閱筆記,但也並非全抄,只是對知識做一個大致的梳理和回顧,因為對知識的理解比死記硬背更深入人心。
其次是考前的複習。考前往往有大量的課本需要啃,我也確實時常因為平時不認真而必須考前抱佛腳,相信這也是大家的通病。然而,抱佛腳也要有抱佛腳的妙招。從時間規劃上,我會在大考前提早一個禮拜開始複習,而每一門課,最多只看三次。第一次瞭解大概,第二次深入解決問題,第三次全面總結,找尋漏洞。三次分配的時間比一般是 1:2:1。而從方法上來看,我會將考試範圍在目錄上標好,然後準備一張白紙,一章章看過去,將每一章的重點都寫下來,這樣看完全部章節后,拿起白紙可以一目了然,可以輕易對所溫習的知識做一遍回顧。而考前也只需拿出這張紙,根據紙所記載找到書本具體章節,進行更有效率的複習。考完后仍然保留這張紙,在每次考這些內容時,都是能幫助自己快速回憶以及掌握所學內容的捷徑。
最後是關於課堂聽課。其實我本人的聽課也時常不專心。但是,不專心不代表不聽課,不代表一上課就開始睡,下課出去玩。其實,老師講課也是有分高潮和低谷的,並不是每一句話都非聽不可。在課堂上要善於合理的分配時間,老師講到重點時,一定要專心,因為有些難點上課沒理解,課後可能要花十幾二十倍的時間去專研。而老師在“休息”(如侃大山,講自己業界經歷)時,你也大可以休息一下,玩玩手機,養養神氣。其次,上課如果對某一個問題未解的話,下課要及時向老師詢問。雖然我詢問時,經常碰釘子,被老師說上課不專心,但問到了,自己懂了,就賺到了,你就攻克了一個難關,下次考試也許就考這道題。
其實,我的方法也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人,而是多年學習慢慢磨練出來的一些小習慣。與大陸學習緊張程度比起來,台灣的課業相對輕鬆,即使今年跳啦啦佔用了大量的時間,我的課業也沒有明顯退步。但說到底,如果沒有一顆真誠求學,虛心向上的心,再簡單的內容也是學不好的。態度,永遠是學習的首要原則。與大家共勉。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