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把書讀好必須先認識自己,找到適合自己讀書的方式並安排屬於自己的讀書計畫。就拿我來說,時間是影響我如何排讀書計畫的關鍵。
大學生總是晚睡早起,不正常的生活作息往往錯過了最好讀書的時機,更有許多人考前臨時抱佛腳,熬夜讀書,這樣的方式容易精神不濟導致記憶力變差,所以把握時間是很重要也是最難做到的重點。如何排課也是很重要的。我認為把課集中在兩三天,讓休息的天數變多是不好的,應該把課表平均安排,把上課內容分散吸收,這樣專心度也能持久。而且休息天數變多容易懶惰,心態也會比較不積極,讀書時間如果不穩定,讀書習慣就很難培養了。也有許多人拼命的選課,讓自己每天都過著很忙碌的生活,但充實和休息需要達到平衡才能讓讀書興趣不間斷。
大學生活社團佔了我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繁重的課業和固定的社團時間如何平衡也是排讀書計畫的重點。以下是我讀書和時間安排的方法:
加入真的有興趣的社團:將練習視為是一種休息,這樣才不容易覺得行程總是排滿滿,心態的轉換很重要,不要讓社團變成是一種負擔。
在對的時間休息:儘管上午 10 點的課也要早起,早上讀書比晚上容易吸收。讀書不超過晚上 11 點,最晚 12:30 上床睡覺。了解身體的負荷和需求。睡覺不是浪費時間,在對的時間休息才能維持明天的能量。
假日不浪費:繁重的作業在這兩天完成,可減少負擔,為懶惰存保險。讀書總有倦怠的時候,唯有提前做完應做的事,才能安心休息,而不是把事情一直往後累積,不僅完成度不佳,壓力也會影響學習狀態。
不想讀書的時間絕對會休息或做其他零碎的事(洗衣服、打掃….):壞心情讀書不容易吸收,將環境整理好,乾淨的書桌能夠提升讀書的效率。
一次只排一星期的讀書計畫:突如其來的行程打亂計畫,假使內容排得太緊湊,容易因常常延誤而失去讀書計畫的用意。
要捨得:大學生活多采多姿夜唱夜衝怎麼能夠錯過,但一天最多也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玩樂也要取捨。
爭取一次高分:讀書常容易讓人覺得無力,內容也沒有興趣。但只要有一次好的表現就會有動力,有時難度越高或需要比較多記憶的題目,更會刺激求知慾,培養出興趣。
找到自己適合的生活作息方式,配合好的時間管理和讀書計畫,不僅能讓讀書事半功倍,也能輕鬆地玩樂。希望每個人在大學的生活裡都能善用時間,除了體驗不同的活動,課業也能維持好的狀態。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