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課程如此一試難忘?紛紛呼朋引伴來修習的課程,這是我有幸能修到的「先秦思想與現代生活」。這是一堂緣分的課,從此連結起我與老師的緣分。說到怎麼會修習了這堂課,著實玄之又玄。
大一入學第一次選課,我連怎麼操作、怎麼使用都還不太瞭解,對於選修該修什麼,也都還沒打聽清楚,眼看選課時間開啟後分秒的流逝,情急之下開啟了系上的網頁,看了看每位教授,忽見一位教授身著旗袍,十足的中國風打扮,容貌古典秀氣,目光隨之被吸引。心想:「如此古典打扮的老師,與我鍾情的古文必然契合,選她的課就對了。」
第一次上老師的課是兩年前的事了,課程內容果真跟我有興趣的古典文學有關,而且還是上古的古典文學,可是老師的上課方式倒是一反「古典」風格,十分的新潮呢!從熱烈的課堂討論、自由分組、上台發表看法、相互提問質詢,至辯論都有。老師第一堂課便提出中文系會遇到的問題,如常有人將中文系當作活字典,該怎麼應對;表達能力要佳,在課堂中訓練;中文系該怎麼查資料?怎麼寫申論?這些其他老師隻字未提,卻即將面臨的事,她都包辦了。甚至還教大家怎麼使用學校 Moodle,好像與中文系相干、不相干的她都答的出來,連 Facebook 都使用的十分上手,這是學生對老師的第一印象,身穿古典旗袍,卻是骨子裡活潑熱情、什麼都會、什麼都想教的現代老師。
先秦思想與現代生活,顧名思義便是將諸子思想學應用於生活中,老師於課程進行時,不時進行討論,激盪自我創意,勇於舉手、上臺發表,老師隨之評論提問,彼此應對之中,口語表達能力進而進步不少。
課程中最有趣的部分莫過於辯論了,上學期第一次的辯論十足緊張,縱有學長姐示範,自己上台時仍舊支支吾吾,答不出個所以來,縱有萬千資料,無法融會貫通,仍舊發表不出來;直至下學期的辯論,老師見我們熱情參與,破例餘下學期另開辯論組,這時的口語表達已然進步不少,孔子、孟子、韓非熟知後,皆是我們引經據典的來源,使我最難忘的,好似政論節目上的兩方,討論一議題已然侃侃而談,爭辯至最後,也早已分不出兩方的聲音,熱烈嘈雜,直至老師出來喊停,這才告一段落,這次的辯論磨練的不只是口語表達,連勇於發表的勇氣、臺風都一一訓練了,看自己有如節目中來賓那般認真,不覺會心一笑。
中文的經典,絕不指示單單的隻字片語可以詳盡,縱有敘述的課程,仍舊訴不盡期中的精神所在,先秦思想與現代生活,一堂融會上古文學精神於現今社會議題的經典課程,在週復一週的熱烈討論中,激盪出屬於自己火花─真正融會於生活中的思想精神。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