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小學階段的教育,乃是教育的紮根工作,對於兒童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健全人格的發展,以及奠定日後追求新知的基礎,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學校教育的成敗,攸關人力素質的良窳,更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
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因此,個人一直抱持著「學生第一」、「教學為先」的理念,學校的一切教育措施與教育作為,均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考量,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重視適性化教學,讓學生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如何學習」。建構人文、多元、進步、有效的學習環境,營造溫馨和諧、快樂充實的校園氣氛。基於上述分析,簡要說明個人的辦學理念如下:
(一)教育在不悖離本質理念下,應具有多元思考和創新。
(二)教育要專注:謹守『投入才能深入,付出才能傑出』的理念。
(三)教育要堅守理想:發揮『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精神。
(一)不論富貴與貧賤、聰明與愚鈍都能在學校裡找到屬於自己價值。
(二)學校應該是一座安全的堡壘,可以提供孩子心靈與身體的保護。
(四)學校應在肯定與尊重的前提下,致力促使個人自我發展,已達成全人發展。
(一)教師的所有作為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需求為最大考量。
(二)關注孩子的生活,主動伸出溫暖的手,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三)將每個孩子視同自己的子女,給他們最適性的教育。
(四)容許孩子犯錯的權利,給予包容和無私不求回報的愛。
(一)規劃具人性價值的校園空間,涵養學生高尚的氣質。
(二)設計五育並重的課程,以『多元化、適性化、個別化』的精神進行教學。
(三)建立教師專業成長機制,塑造身教、言教並重的良師典範。
(四)『做中學』讓每項學校活動,都深蘊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一)親師良性互動猶如搭起一座橋梁,共同承載孩子的未來。
(二)在『一切為了孩子』的共同目標下,親師應攜手共同成長。
(三)打破學校高聳的學術籓籬,邀請家長共同經營學校。
(四)引進社區志工共同關懷弱勢,豐沛學校人力、物力與文化資源。
教育以『人』為本;培育『人』成為文化人、涵養『人』成為氣質人、成就『人』成為品味人,我想這就是教育目的。我願以共治榮譽、共擔責任、共迎挑戰、共心服務的熱忱,凝聚全校師生的共識與默契、一起和大家共築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