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學習網站

台灣在世界的優勢是什麼?在中美貿易戰之際,台灣吸引跨國公司投資的關鍵原因是什麼?這段官員的說法,請你想想這樣的優勢的背後,是基於怎樣的環境而產生的呢?

【官員表示,美國近年對技術安全更加重視,因此不少來台投資美企表示台灣資安、人才成為難取代特色,「最重要的是法治」。有美國業者曾說,決定在台擴廠的關鍵就是台灣與世界接軌、有成熟的法律架構,令人信任且風險可評估;而這個環境需要數十年才能成熟,「對跨國企業來講,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優點」。】



現在的學生,待二十、三十年後成人時,要面對與當前完全不同的社會與世界。

如果對歷史教科書內既定的、某種立場與觀點的歷史知識內容來源與方法不瞭解,對產生的過程沒有思考、質疑與批判,塞入腦中儲存,就算多年後仍有記憶,只用這些舊時代的知識,能堪新時代的思維與挑戰嗎?

因此,變遷迅速、知識開放的時代,我們的歷史教學應該要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獨特的思考能力與態度,讓學生有智慧與方法可以迎向未來,可以解決我們現在無法替他們預知的問題。

《紐約時報》專欄省思 別說最偉大 美國更像發展中國家 - 兩岸要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紐約時報》2日發表專欄文章「別再說美國偉大」!文章中指出,就貧窮比率,自然科學排名,平均壽命和嬰兒死亡率等指標和其他國家比較,美國比較像發展中國家。這篇有詹森和納伊瑪兩人執筆的文章指出,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這個說法洗腦了無數愛國人士,出現在卡通、電影、漢堡廣告等等,這個迷思根深蒂固,不容質疑。美國過去的確做了很多很棒的事,例如民主、送太空人登月、提升大學的形象,甚至塔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紐約時報》2日發表專欄文章「別再說美國偉大」!文章中指出,就貧窮比率,自然科學排名,平均壽命和嬰兒死亡率等指標和其他國家比較,美國比較像發展中國家。這篇有詹森和納伊瑪兩人執筆的文章指出,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這個說法洗腦了無數愛國人士,出現在卡通、電影、漢堡廣告等等,這個迷思根深蒂固,不容質疑。美國過去的確做了很多很棒的事,例如民主、送太空人登月、提升大學的形象,甚至塔利班都送他們的學生進美國大學就讀。文章指出,衡量偉大並無唯一方法,但是在OECD中的排名可以視為是一個指標。OECD可以說是36個國家組成的俱樂部,這些國家多半是富有的西方民主國家,當中也具有多元性,美國是最富有的,但同時也最貧窮。貧窮比例達18%,比西歐更接近墨西哥的貧窮率。128萬美國小孩生在貧窮中,幾乎等於5分之1的孩童人口。高中自然科學的水準,美國在36個國家中排名19。閱讀排名20,數學更僅排名30。美國在OECD中在健康醫療方面的支出最多,尤其是來自私人的經費。但是美國人卻更容易生病、活得更短、身材更肥胖。和全球相比,美國嬰兒也有較高死亡率,甚至高於波士尼亞。文章還指出,讓美國自傲的民主,僅有56%的美國選民前往投票,丹麥和澳洲等國都有接近80%的投票率。但選舉受到干預、自來水不能直接飲用、市民不信任便服警察、公共設施衰敗。這些都是可以在巴基斯坦、奈及利亞等國家見到的景象。文章接著諷刺的表示,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之外,究竟在何種場域排名第一?事實上,有很多!民眾持槍比率、大規模射殺慘劇、看電視、被診斷的藥物沉癮、監獄人口。還有環境破壞的程度也接近第一,僅次於中國大陸。

怎樣才是一個進步的國家呢?看這篇對「世界最強」的美國,真的最進步嗎?

瑞典的高中生要考深度的評論,長大成為公民,討論社會議題會很有分析評論能力。

=======(以下引用原文)

學生也必須熟練檢視資訊來源的四大原則:

時間點原則:距離事發時間點越遠的敘述和資料,有效性也會越低。

第一手原則:和事件當事者之間的轉述人數越多,離事實越遠。

可信度原則:這篇報導或評論是誰寫的?由什麼機構發布?他們有相關專業和知識、值得信任嗎?

傾向原則:每一篇報導和評論背後都有一個價值和目的。這篇文章的作者本身有什麼傾向?他是為什麼目的而寫,為誰而寫?

寫摘要文考驗學生閱讀理解、統整、簡化和正確引用原文的能力,而辯論文章則考驗學生的邏輯思考和表達能力。這兩種文章都有很嚴格的行文規範和評分標準。

拿辯論文章來說,文章起頭必須清楚點明立場,接下來的每一段都提出一個論點支持立場,各段開頭的第一句話必須總括整個段落,然後在最後一段再次總結全文,這個結構只要缺了一點,就會被老師扣分。

這類文章的評分不看重文采,學生特意雕琢文字不會採計分數,國文老師也必須很小心不被學生的漂亮詞句左右評分標準。參與社會辯論不是「文采好」的人的特權。不論用多麼質樸的語言,只要理論適當邏輯清楚,就有改變輿論的力量。

所以,你被偷窺了!也被影響了!

=======(以下引用原文)

無論你在網路的哪個角落使用,這些隱身在背景畫面中的演算法,正運用你不知道它們擁有且絕不主動提供的資料在謀利。它們已經把你最個人、最隱私秘密,變成一種商品。

面對資訊的氾濫,我們能主動做的,是讓自己有更多判斷資訊的能力,多比較、多思考來源、多判斷文字敘述語句,不輕易盲從跟風。

但政府修法,是否可能對言論自由造成傷害?這值得我們多注意並監督。

======文章結論:

【回到個人,除了監督政府修法,民眾還可以從生活中落實「媒體識讀」,假新聞清潔劑建議大家收到訊息時,若感到「驚訝」、「害怕」、「反感」,就要特別注意,並搜尋這則訊息的正確性,或是轉傳給事實查核單位的LINE,請別人幫忙查證。

2020年大選在眼前,而我們跟假訊息的戰爭已經開打。】

文章點出戲劇將人物極端化,更成為某種救世主,來拯救世局。這是否也是我們社會共同的心態?

戲劇常用歷史當作題材,仍然是戲劇,與「歷史」是有距離的,人也不能脫離時局環境而存。

======文章結論:

【把歷史小說,以至今天由傳媒與輿論撰寫的歷史人物,都當作偶像劇看待,愛就愛到底,恨就恨到絕,好就好到絕、壞就壞到透,觀眾的心情比較好過。

華人戒不掉的鴉片

偶像之必要、忠奸黑白分明之必要、歹角之必要、膜拜與打倒之必要、造神之必要,是華人傳統戒不掉的鴉片,沒一個全能救世主的英雄人物,難道要自己來?

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竟然沒有一個人不是受害者,受害者同時也曾從善念出發而不經意成為加害者,多複雜深沉啊,那答案好難找,最好有個不世出的英雄,代我們尋找,告訴我們標準答案,然後呢?追捧下一齣偶像劇耶,不然呢? 】


(以下引用原文)

閱讀紙本的學生卻能用手拿著整份文本,在不同頁面間快速切換。曼根表示:「這麼一來,很容易就能找到開頭、結尾,還有中間的任何片段,閱讀文本的內容順序與翻頁經常是連貫的,這種方法對於認知的負擔可能比較輕,讀者可以把更多力氣放在理解上。」


或許我們用[假資訊]整個詞會更精準表達要查證資訊的正確性,但背後更需要的是深究此則新聞製造的目的,以及我們為何會想對新聞提問、想探討問題的動機為何。

(以下引自原文)======

老師要學生們建構一個辨別新聞真假的標準提問列表: - 誰是該文件的作者?他是該專題的專家嗎?可以聯繫他嗎?

- 網站或出版商的性質?

- 有什麼相關資訊?引用來源為何?文件內含何種利益?

- 資訊出處?

- 資訊日期?

- 網站的外觀:介紹和語言的清晰度、廣告類型、該網站的目標是什麼:謠傳八卦、銷售、通知、說服、操縱、嚇唬?

=========

因為宣傳終極目的,還是希望擴大別人對他的理解,所以透過去情緒上去感染自己的同溫層取暖之後,其實期待引發的效果應該是透過轉發,或是分享去接觸到更多有可能接受我們意見的這個族群,然後進而去擴大屬於我們自己的同溫層。」

因為宣傳終極目的,還是希望擴大別人對他的理解,所以透過去情緒上去感染自己的同溫層取暖之後,其實期待引發的效果應該是透過轉發,或是分享去接觸到更多有可能接受我們意見的這個族群,然後進而去擴大屬於我們自己的同溫層。」

網路仇恨言論的擴散危及了言論自由與民主社會對話與互信的根基。德國殷以二戰的災難,立法積極管理仇恨言論的自由的尺度。或許可能成為管理方式的借鏡。

(以下轉自原文)

========

刪除仇恨言論和限制言論自由之間的界線很容易被模糊,而德國的這條法律,將這個原本應由法庭裁定的事情交給了私人公司決定。負責刪除留言的通常只是一個臉書外包商的員工。

網路上的仇恨言論會蔓延到現實世界中變成肢體上的暴力。而這不令人意外。社群網路對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有深刻的影響,也在緬甸的種族清洗中扮演輔助的角色,我們已經不能忽視網路的黑暗面。但是社群網路既是私人公司又是公開平台,撇開直接介入審查或是禁用的獨裁政權不談,大部分的國家還是束手無策。

媒體與論述的內容,是可以營造、有著某種目的。對岸當然也不例外,看這篇學者對於微信上關於台灣新聞論點的研究。

(以下轉自原文)

========

但中國人並不瞭解臺灣的媒體與政治生態,所以當他們看到微信上如此討論臺灣,他們便會誤以為臺灣民意就是反民進黨或蔡英文政府,並支持統一。 這個會造成很偏狹的效果。

中國的愛國商業媒體會把官方媒體的論述作為出發點,並把論點變得更激烈。 我相信講一些很激烈的話對這些愛國商業媒體來說,是一種商業模式。 它們為了激起中國民眾的愛國情緒,會以接近假新聞的方式去報導一件事。 而很多愛國商業媒體的論述是中國官方媒體不太使用的,因為官媒還是有尺度。 所以對愛國媒體來說,他們既要口徑跟官媒一致,也要把內容變得很聳動。

狸科韋恩看理科太太有機之戰

這篇從有機農業意義的擴大,之後作者點到有機農業對地球,還有長時間向度的疑問。

看看這篇論述的方式,最後的結論是加入時空而提出的疑問。

看看這篇討論公民意識而紀錄的生態資料如何解讀,呈現人們的心態,並賦予意義。

========

以眾人資料蒐集與觀察的累積來反映自然,或許不夠嚴謹、猜測性質甚至鬆散,但仍然如布希提到的,它能反映出自然事件的狀態,帶給我們一種「自然秩序」(earthly order)的意義。

在布希看來,這份力量不在他方,而是人們將「規律的行動」或稱「重複運動任務」(repetitive motions tasks),實踐在自己所處的地方,無論是聽見一聲郊狼的嚎叫,或是紀錄一對白頭海鵰的生活,數算烏面抐桮在溼地覓食的數量。唯有如此,我們才可能在不可測的未來裡,找到可能安放自身與他者的棲身之處。

網路媒體公開的正向影響

======

這些新聞也使得網路世代的拉美男生們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女性的意願;社群媒體儼然也成為新一代的道德水準捍衛者。

時代進步的速度快到令人眼花撩亂,接收知識的管道如爆炸般的不停湧現,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環,如何將歷史的價值「究竟歷史回答了什麼問題?反映了什麼事情?有什麼意義?」將是當代歷史教育的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