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餐旅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網

最新消息

2024-08-26     已完成113學年度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各主題工作坊,並上架照片與成果冊。2024-08-04 新增113學年度教師總數。2024-08-03 新增113學年度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情形。2024-08-01 亞洲餐旅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正式上線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基本理念

學習社群的改變需要學校從孤立的文化轉變成為對話的文化,從專注於學生,轉變成專注於全體而成為互動教學活動,從少數人的領導變成全體 成員共享領導權。 (Roberts & Pruitt,柳雅梅譯,2006)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意義: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持有共同的信念、願景或目標,為致力於促進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而努力不懈地以合作方式共同進行探究和問題解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必須關注於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不能僅止於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或個別興趣的追求而已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目的(1)減少教師之間的孤立與隔閡 (2)激發教師進行自我反思與成長 (3)提高教師的自我效能與集體效能 (4)促進教師實踐知識的分享與創新 (5)提升教師素質,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6)促使學校文化質變,行政教學相輔相成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類型

(1)年級形式:各年級教師以課程設計、教學策略、多元評量、班級經 營等議題做為專業成長內涵。 

(2)學科/群科/領域形式:如學科/群科/領域教學群的老師以共同備課、精進教學、 改進命題等議題;或以辦理領域學習活動等議題。 

(3)學校任務形式:如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所成立的核心素養導向之教學模組、校訂課程、美感教育、國際教育任務社群。 

(4)專業發展主題形式:打破年級和群科領域別,教師依共同關注的議題,組成不同主題的社群,如:班級經營、閱讀教育 等專業學習社群。 

(5)跨校形式:如台北市成功高中地球科學科老師她在 2013年成立跨校地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並命名為「航海家」,讓資源共享。 

(6)網路及其他形式…:線上共備社群實體共備社群等。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共同特徵:(1)共同願景、價值觀與目標 (2)協同合作,聚焦於學生學習 (3)共同探究學習 (4)分享教學實務 (5)實踐檢驗:有行動力,從做中學 (6)持續改進與追求專業成長 (7)檢視結果與規畫成長目標 

亞洲餐旅全校教師人數

(113學年度教師總數為:29人)
編制內正式教師數:25人
編制內代理教師數:4兼課教師數:不列計
(112學年度教師總數為:24人)編制內正式教師數:23人編制內代理教師數:1人兼課教師數:不列計
(111學年度教師總數為:26人)編制內正式教師數:25編制內代理教師數:1人兼課教師數:不列計

(113學年度)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情形

邀請各領域召集與群科教師,就校務發展與新課綱課程之規劃,積極籌組跨域社群。每學期各辦理1場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以計畫申辦、課程設計、學生活動與校務推展等為任務清單,並鼓勵教師自我精進或赴產業界深度研習。並以「數位亞餐」、「雙語亞餐」與「安全亞餐」等三社群為籌組目標,據以推動社群運作。

社群名稱:數位亞餐(1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社群任務:
  • 配合112-A2-1擴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邀請各領域召集人及對數位教學有興趣之教師加入。共同規劃數位化課程教學之推動,並協同產出「數位自主學習教學」教案,以有效作為各科數位教學參照模組,平行延伸至各科目領域中。
  • 每學期各辦理1場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以計畫申辦、課程設計、學生活動與校務推展等為任務清單,並鼓勵教師自我精進或赴產業界深度研習。 
  • 其他數位相關之課程或校務發展。 
社群成員:黃明韜師(體育)、張鈴宜師(餐飲)、吳家銓師(餐飲)、沈信甫師(國文)、劉芳妤師(電商)、陳仁智師(資訊)
1130809-數位亞餐-推動教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推動數位化課程教學工作坊(預計113-08-21實施)
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專家學者入校輔導諮詢會議(第二次)-成果冊.pdf
數位自主學習教學教案討論會(預計113-09-25實施)
數位自主學習教學公開觀議課及分享(預計113-11-06實施)
社群名稱:雙語亞餐(1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社群任務:
  • 配合112-A2-2實施專業科目雙語授課,邀請各領域召集人及對雙語教學有興趣之教師加入。共同規劃雙語課程教學之推動,並協同產出「雙語專業課程教學」示範影片,以有效作為各科雙語教學參照模組,平行延伸至各科目領域中。
  • 每學期各辦理1場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以計畫申辦、課程設計、學生活動與校務推展等為任務清單,並鼓勵教師自我精進或赴產業界深度研習。 
  • 其他雙語相關之課程或校務發展。 
社群成員:蘇堯琦師(觀光)、楊美娟師(英文)、車秀蘭師(餐飲)、李欣瑜師(英文)、葉惠玲師(英文)、張珍熙(英文)
1130815-雙語亞餐-推動教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推動雙語課程教學工作坊(預計113-08-07實施)
雙語專業課程教學實施討論會(預計113-09-18實施)
雙語專業課程教學公開觀議課及分享(預計114-05-14實施)
社群名稱:安全亞餐(1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社群任務:
  • 配合112-A2-3推動安全教育課程教學,邀請各領域召集人及對安全教育有興趣之教師加入。共同規劃安全教育教學之推動,並協同發展「交通安全」與「水域安全」等6-6微課程型態課程,以有效作為安全教育課程教學指引。
  • 每學期各辦理1場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以計畫申辦、課程設計、學生活動與校務推展等為任務清單,並鼓勵教師自我精進或赴產業界深度研習。 
  • 其他雙語相關之課程或校務發展。 
社群成員:黃建中師(體育)彭聖傑師(餐飲)吳承輯師(體育)楊雅涵師(社會)鄭勝忠師(餐飲)許丸珠師(國文)
1130814-安全亞餐-推動教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推動安全教育課程工作坊(113-08-14實施)
1130904-安全亞餐-推動教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交通安全6-6微課程課程討論會(預計113-09-04實施)
水域安全6-6微課程課程討論會(預計114-05-07實施)

(112學年度)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情形

每學期邀請各領域召集人及群科教師召開「跨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說明會議,實施教師專業學習社群(PLC)理論基礎與實務說明,並鼓勵各科(領域)教師籌組教師專業社群,透過社群活動推動新課綱課程與校務發展。 

社群名稱:數位亞餐(112)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社群任務:
  • 結合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與智慧教室資訊設備等校務規畫,研議資訊融入教學各項後勤作業,包含蒐集資訊融入教學資源、分享數位教學應用程式、擔任資訊融入教學種子教師等,並協助建置教學資源平台資料,以鼓勵教師善用現有資訊設備融入各科教學,運用學習載具強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法與課程規劃,並發展多元之教學模式以提升教學成效與品質。 
  • 每學期各辦理1場以上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以教材教法、課程設計、專書研讀、專題講座、成長活動與校務推展等為主軸,並鼓勵教師自我精進或深度研習。 
  • 其他數位相關之課程或校務發展。 
社群成員:黃明韜師(體育)、張鈴宜師(餐飲)、陳仁智師(資訊)、徐旭正師(資訊)、蘇堯琦師(觀光)
1130319-數位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數位亞餐實施成果(113-03-19)
1120912-數位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數位亞餐實施成果(112-09-12)
社群名稱:雙語亞餐(1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社群任務:
  • 研議雙語教學專業或實習科目之選定、雙語教學實施規劃、蒐集並研讀雙語相關資料、深化雙語教育內涵、導入雙語教學各項資源挹注、安排雙語教學公開觀課、擔任雙語教學種子教師等。 
  • 每學期各辦理1場以上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以教材教法、課程設計、專書研讀、專題講座、成長活動與校務推展等為主軸,並鼓勵教師自我精進或深度研習。 
  • 其他雙語相關之課程或校務發展。 
社群成員:李欣瑜師(英文)、葉惠玲師(英文)、車秀蘭師(餐飲)、蘇堯琦師(觀光)、鄭夙芬師(國文)
1130206-雙語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雙語亞餐實施成果(113-02-26)
1120822-雙語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雙語亞餐實施成果(112-08-22)
社群名稱:安全亞餐(1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社群任務:
  • 以「交通安全」及「水域安全」為實施目標,負責研議交通、水域安全實施規劃、蒐集並研讀安全教育相關資料、深化安全教育內涵、導入安全教育各項資源挹注、安排安全教育公開觀課、擔任安全教育教學種子教師等。 
  • 每學期各辦理1場以上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以教材教法、課程設計、專書研讀、專題講座、成長活動與校務推展等為主軸,並鼓勵教師自我精進或深度研習。 
  • 其他安全相關之課程或校務發展。 
社群成員:吳承輯師(體育)、黃建中師(體育)、黃明韜師(體育)、彭聖傑師(餐飲)、陳佩玲師(餐飲)
1130319-安全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安全亞餐實施成果(113-03-19)
1121017-安全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安全亞餐實施成果(112-10-17)

(111學年度)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情形

召開專業社群會議,邀請各領域召集與群科教師,就校務發展新課綱課程之規劃,重新籌組跨域社群,並以「樂遊亞餐」與「雙語亞餐」兩社群為籌組目標,以研提各社群課程定位、任務走向與活動規劃等任務,另加以說明社群目標與工作進程,俾利妥適安排社群共備時間。每學期各辦理2場以上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探討「樂遊亞餐」與「雙語亞餐」之課程發展、活動規劃、教學設計及教學內容與方式等議題。

社群名稱:樂遊亞餐(1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社群任務:
  • 每學期各辦理1場以上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探討「樂遊亞餐」之課程發展、活動規劃、教學設計及教學內容與方式等議題。
  • 基於資源共享、校際交流,針對跨域社群之任務屬性,辦理跨域專題講座,並邀請鄰近科大端相關系所教授蒞校指導,以收彼此交流與激盪之效。
  • 彙整社群運作成果或教材研發資料,並評估與檢討執行成效。
社群成員:蘇堯琦師(觀光)、李欣瑜師(英文)、車秀蘭師(餐飲)、黃明韜師(體育)、黃建中師(體育)外聘專家:崑山科大旅遊文化系主任羅詩文教授
1120414-樂遊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樂遊亞餐實施成果(112-04-14)
1110930-樂遊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樂遊亞餐實施成果(111-09-30)
社群名稱:雙語亞餐(1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社群任務:
  • 每學期各辦理1場以上跨域社群工作坊,邀請跨域教師透過工作坊形式,探討「雙語亞餐」之課程發展、活動規劃、教學設計及教學內容與方式等議題。
  • 基於資源共享、校際交流,針對跨域社群之任務屬性,辦理跨域專題講座,並邀請鄰近科大端相關系所教授蒞校指導,以收彼此交流與激盪之效。
  • 彙整社群運作成果或教材研發資料,並評估與檢討執行成效。
社群成員:李欣瑜師(英文)、張珍熙師(英文)、葉惠玲師(英文)、李晉瑋師(數學)、張玲宜師(餐飲)
1120309-雙語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雙語亞餐實施成果(112-03-09)
1111013-雙語亞餐-推動交師專業社群對話工作坊成果冊.pdf
雙語亞餐實施成果(1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