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的身分開啟檔案總管
sudo nautilus
buntu 16.04 LTS架ubuntu的apache+php+mysql(二選一)
1.sudo apt-get install lamp-server^
2.sudo tasksel install lamp-server
如找不到 tasksel 的錯誤訊息,用下面指令安裝 tasksel
3.sudo apt-get install tasksel
安裝phpMyAdmin
sudo apt-get install phpmyadmin
選擇「apache2」(空白鍵選擇項目)
設定dbconfig-common,選擇「是」
移除 LAMP
$ sudo service apache2 stop
$ sudo service mysql stop
$ sudo apt-get purge `dpkg --get-selections | egrep '(apache)|(php)|(mysql)' | perl -i -p -e 's/\s+/ /;s/install//;s/\n//' `
$ sudo apt-get autoremove
WWW資料夾
網頁置於 /var/www/html 底下(不是www底下)
瀏覽目錄
ls -all:全部列出,並分行呈現
-l:全部列出(可看權限)
ls -a /home/teacher
安裝SSH
sudo apt-get install ssh
查看SSH有無被開啟
netstat -a | grep ssh (會看到底下這行訊息 tcp 0 0 *:ssh *:* LISTEN)
apt install net-tools
手動開啟與關閉SSH
sudo service ssh start
sudo service ssh stop
啟動Apache
sudo service apache2 start
中止Apache
sudo service apache2 stop
重新啟動Apache
sudo service apache2 restart
移除LAMP Server
1. sudo apt-get purge `dpkg –get-selections | egrep ‘(apache)|(php)|(mysql)’ | perl -i -p -e ‘s/\s+/ /;s/install//;s/\n//’ `
2. sudo apt-get autoremove
指令
who 查詢線上使用者
last 最後登入時間
netstat |more
kill 刪除行程 先指令ps查該行程的PID,再kill <PID>
1.ps a
2.kill -9 <PID>
traceroute: 先安裝sudo apt-get install traceroute
cd 回家錄
cd ~/Desktop 進入家目錄下的Desktop
cd. 回目前目錄
cd .. 回上一層
cd /var 回到根目錄下的var目錄
pwd 查詢目前目錄
chmod 777 file3 改變檔案權限
kill 程序代號(PID) 關閉程序 kill 3434
free -m 查看記憶體狀態並以MB單位顯示
df -m 查看硬碟空間並以MB單位顯示
logout: 登出系統
cd : 切換目錄 跟dos的用法差不多...
mv : 移動檔案或是改名 例:mv 舊檔案名 新檔案名
cp : 複製檔案 cp 檔案 目的地 例:sudo cp -r /home/coffee/桌面/install.php /var/www
clear : 清空螢幕...
ifconfig : 查詢ip資料和網卡資料
rm : 刪除資料 rm -r 檔案
mkdir : 新增資料夾 mkdir 資料夾
rmdir : 刪除資料夾 rmdir 資料夾 例:sudo rm -r /var/www/wp
sudo : 切換root權限
exit : 離開終端機程式
echo 1234 >file1 換下一行cat flie1
df -Th:空間使用率
sudo passwd abc 變更使用者abc的密碼
chown 指令
將 123.php 的擁有者改為 myuser
sudo chown myuser 123.php
將 abc 的群組改為 mygroup
sudo chown :mygroup abc
sudo chmod 777 /XXX /XXX為你要更改得目錄或文件
744:只有擁有者才有讀,寫,執行的許可權,組群和其他人只有讀的許可權
700:只有擁有者才有讀,寫,執行的許可權(常用)
755:只有擁有者才有讀,寫,執行的許可權,組群和其他人只有讀和執行的許可權(常用)
711:只有擁有者才有讀,寫,執行的許可權,組群和其他人只有執行的許可權
-rwxrwxr--,代表這是一格檔案,
擁有者和群組都具備讀取、寫入和執行權限,其他使用者只擁有讀取權限
將壓縮檔所有檔案解壓到指定目錄, 可以用 -d 參數設定, 以下假設解壓到 /home/phpini
unzip file.zip -d /home/phpini
清除下載的暫存檔
apt-get autoremove
更新套件清單
sudo apt-get update
升級系統已安裝套件的版本,此指令可一次升級所有已安裝套件的版本,也可以單獨升級某指定套件。
sudo apt-get upgrade
升級系統已安裝套件的版本,一併升級具相依性套件的版本。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name>
安裝套件
sudo apt-get install <name>
移除套件,但保留該套件設定檔
sudo apt-get remove <name>
移除套件,並且移除與該套件具有相依性之套件
sudo apt-get autoremove <name>
啟用防火牆
$ sudo ufw enable
停用防火牆
$ sudo ufw disable
檢視規則和狀態
sudo ufw status
新增防火牆規則
$ sudo ufw allow ssh ( 使用服務名稱來允許連入,服務名稱請參考 /etc/services 檔案 )
$ sudo ufw allow in 8080 ( 使用 Port 號來允許連入 )
$ sudo ufw deny out 4662 ( 使用 Port 號來拒絕連出到別台電腦的指定 Port 號 )
$ sudo ufw deny in 4662/udp ( 使用 Port 號來拒絕接受指定 Port 號的 UDP 連入要求 )
$ sudo ufw allow 5522/tcp
運行以上兩條命令後,開啟了防火牆,並在系統啟動時自動開啟。關閉所有外部對本機的訪問,但本機訪問外部正常。
允許和關閉連入
第一行讓所有的連入要求都通過,等於對別台電腦的連接要求都接受
第二行指不允許任何的連入要求
$ sudo ufw default allow
$ sudo ufw default deny
檢視規則
sudo ufw status verbose
允許埠範圍允許tcp上的埠從8000到8100
sudo ufw allow 8000:8100/tcp
允許特定的IP地址
sudo ufw allow from 55.56.57.58
要允許在特定埠上存取,可以使用IP地址為10.99.12.88的工作機器上的埠22
sudo ufw allow from 10.99.12.88 to any port 22
允許子網:允許存取從192.168.1.1到192.168.1.254到3306(MySQL)
sudo ufw allow from 192.168.1.0/24 to any port 3306
重置UFW
sudo ufw reset
Centos指令
到桌面:cd /home/roo/桌面 (不能打desktop)
安裝traceroute:yum install traceroute
使用 root權限:su - root ( - 後面空一格)
更新:su - root
yum update
修改密碼:passwd 使用者名稱
安裝:yum install xxx
移除:yum remove xxx
清除已經安裝過的檔案:yum clean all
搜尋:yum search xxx
列出所有檔案:yum list
查詢檔案訊息:yum info xxx
停止 MySQL 服務:sudo systemctl stop mysqld
啟動 httpd:
sudo systemctl start httpd
sudo systemctl enable httpd
查看防火牆狀態 service firewalld status
確認防火牆是否開啟 firewall-cmd --state
確認防火牆是否開啟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all
設定「開機自動啟動」firewalld 服務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防火牆啟動:service firewalld start
防火牆停止:service firewalld stop
防火牆重啟:sudo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
查詢已開啟的連接埠 sudo firewall-cmd --list-ports
查看防火牆所有區域的設置,包括添加的埠和服務 firewall-cmd --list-all
--permanent 指定為永久設定,否則重啟或是重新讀取設定,就會失效
在public zone新增80TCP的服務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移除在public zone上80埠的所有服務 tcp/udp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80 --permanent
開啟防火牆
service iptables start
關閉防火牆
service iptables stop
儲存防火牆規則,沒儲存無法建立規則
service iptables save
開啟8080 port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關閉22 port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2 -j DROP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2 -j REJECT
查看所有port
/etc/init.d/iptables status
重新啟動防火牆-會刪除原設定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vi 的使用
按下 i 進入編輯模式,開始編輯文字
按下 [Esc] 回到一般模式
在一般模式中按下 :wq 儲存後離開 vi
:w 將編輯的資料寫入硬碟檔案中
:w! 若檔案屬性為『唯讀』時,強制寫入該檔案
:q 離開vi
:q! 若曾修改,又不想儲存,使用!為強制離開不儲存檔案
:wq 儲存後離開,若為 :wq! 則為強制儲存後離開
:e! 檔案還原到最原始的狀態
CentOS 7 安裝 Google Chrome
$ wget https://dl.google.com/linux/direct/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x86_64.rpm
$ sudo yum install ./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rpm
google-chrome &
安裝Wine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ubuntu-wine/ppa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wine1.8
或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ine/wine-builds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wine-devel
Ubuntu開始功能表
軟體中心\ClassicMenu
vmware-tool壓縮檔按右鍵解壓縮,解壓縮到home下
進到vmware-tools-distrib資料夾,執行sudo ./vmware-tools-distrib/vmware-install.pl
到VM虛擬機器/ 編輯設定 / 視訊卡 / 自動偵測 / 重開機
Ubuntu 當機
1.按 Crtl-Alt-F1>>> sudo /etc/init.d/gdm restart重新啟動 GNOME就可以了
2.如果仍無法啟動>>> sudo reboot
3.按照下列的順序按下組合鍵,就可以重開機
Alt + PrtSc + R
Alt + PrtSc + S
Alt + PrtSc + E
Alt + PrtSc + I
Alt + PrtSc + U
Alt + PrtSc + B
ubuntu回收桶 資料無法刪除
1.sudo rm -rf ~/.local/share/Trash/files/
2.sudo rm -rf ~/.local/share/Trash/info/
或合併成一個指令:
3.sudo rm -rf ~/.local/share/Trash/{files,infos}/
排程指令
1.crontab -e
2.選nano
3.30 10 * * * tar czvf /home/cofe/桌面/xoop安裝/backup.tar.gz /home/cofe/桌面/abc.jpg ---打包並壓縮
(30 10 * * * rsync -av /home/teacher/0814 /home/backup) ---未壓縮
4.存檔F2
Ezgo libreoffcie安裝語言套件
直接手動安裝中文語言套件 sudo apt-get install libreoffice-l10n-zh-tw
ezgo 13 中, 如何安裝大易輸入法
螢幕右下方的小鍵盤上, 選按滑鼠右鍵顯示快顯功能表, 再選按[設定]的選項開啟輸入法設定的視窗。
開啟輸入法的視窗之後,您會發現找不到『大易』輸入法。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ezgo-misc-fcitx-dayi3
重新啟動電腦。
螢幕右下方的小鍵盤上, 選按滑鼠右鍵顯示快顯功能表,再選按[設定]的選項。
開啟設定的視窗之後,即可看到『大易』輸入法已安裝至選單中。
Ubuntu 用指令安裝 deb 檔
有使用圖型介面,滑鼠點二下 deb 檔
如沒有圖形介面,就用 dpkg 指令
dpkg 指令來安裝 deb 檔案,dpkg 指令加上 -i 選項後,再加上要安裝的 deb 檔案名稱
先至桌面路徑
cd /home/typs/桌面
$ sudo dpkg -i [檔案名稱.deb]
Ubuntu 備份及還原
備份:
sudo tar -cvpjf backup.tar.bz2 --exclude=/backup.tar.bz2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mnt --exclude=/sys --exclude=/media /
還原:
sudo tar -xvpjf backup.tar.bz2 -C /
備份網頁
sudo tar zcvf /backup/web.tgz /var/www/html/
還原備份網頁
先至要還原的路徑下
sudo tar zxvf /backup/web.tgz
備份打包壓縮
1.tar cvf b.tar b
備份檔名 來源
2.gzip b.tar 壓縮
3.ls -l
4.gunzip xzvf b.tar.gz 解壓縮
也可使用以下壓縮、解壓縮
1.tar czvf c.tgz c
2.tar zxvf c.tgz
Ubuntu 16.04 服務器禁止ping操作
直接修改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值改“1”禁止ping
值改“0”可以ping
重開機又會還原可ping
ubuntu查詢主機開了哪些port
netstat -tln
查看TCP Port 被哪隻程式(Process)佔用
sudo lsof -i :80 | grep LISTEN
安裝tar.bz2檔
例:安裝foxfoxy,fox下載到家目錄
開:Fire啟終端機 並切換至您的家目錄: cd ~
解開下載的壓縮檔內容: tar xjf aaa.tar.bz2
若 Firefox 正在執行,請先關閉。
要啟動 Firefox,請執行位於 firefox 資料夾中的 firefox 指令碼 ~/firefox/firefox
Ubuntu中更改用戶名稱:要將用戶 peter 更改為 paul
groupadd paul
usermod -d /home/paul -m -g paul -l paul peter
Ubuntu18 ftp安裝
安裝vsftpd sudo apt-get install vsftpd
啟動vsftpd服務 sudo systemctl start vsftpd
設置開機後自動啟動vsftpd服務 sudo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設定防火牆
允許port21 (ftp預設端口) sudo ufw allow 21
同時允許被動模式端口 sudo ufw allow 10000:11000/tcp
sudo ufw reload/tcp
新增vsftp使用者,如”ftpuser”
sudo adduser ftpuser
授予sudo權限
sudo usermod -G sudo ftpuser
創建ftp根目錄,如”ftp”
sudo mkdir /home/ftpuser/ftp
設置ftp根目錄權限
sudo chmod a-w /home/ftpuser/ftp
直接移除原有設文件並重新創建,亦可以更改vsftpd.conf內容
sudo rm /etc/vsftpd.conf
sudo nano /etc/vsftpd.conf
vsftpd.conf內容如下
listen=NO
listen_ipv6=YES
anonymous_enable=YES (若想直接透過FTP網址來提供檔案給別人的話,就要允許這個項目。)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dirmessage_enable=YES
use_localtime=YES
xferlog_enable=YES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chroot_local_user=YES
secure_chroot_dir=/var/run/vsftpd/empty
pam_service_name=vsftpd
pasv_enable=Yes
pasv_min_port=10000
pasv_max_port=11000
user_sub_token=$USER
local_root=/home/$USER/ftp
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file=/etc/vsftpd.userlist
userlist_deny=NO
chmod_enable=YES
“local_root=”為以”ftpuser”登入時ftp上載/下載的根目錄
anonymous_enable=YES“時需設置”anon_root”(即非local user登入時的上載/下載根目錄按Ctrl+X->Y->Enter儲存並退出
添加用戶列表
sudo nano /etc/vsftpd.userlist
加入”ftpuser”並儲存
重啟vsftpd服務
sudo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
查看vsftpd狀態
sudo systemctl status vsftpd
Vim 文字編輯器操作
i:切換到插入模式
x:刪除游標所在字元
Esc : 回到命令模式
:wq:儲存並離開
安裝bin檔
更改權限 sudo chmod +x
執行bin檔 /xxxx.bin
備份整顆硬碟
sudo dd if=/dev/sda of=/dev/sdb
if 參數指定的是輸入檔案(input file),of 參數指定的是輸出檔案(output file)
建立硬碟的備份影像檔
sudo dd if=/dev/hda of=~/hdadisk.img
將 /dev/sda 這顆硬碟的資料讀出來,儲存至 ~/hdadisk.img 這個影像檔中
從備份影像檔回復硬碟資料
sudo dd if=hdadisk.img of=/dev/hdb
把 hdadisk.img 影像檔中的資料回復至 /dev/sdb 這顆硬碟
ubuntu 解rar
sudo apt-get install 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