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身份認同」價值觀教育 

本校一直致力培養學生的道德及公民價值觀,積極地將各項價值觀教育融入學校課程,培育學生首要價值觀和態度,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仁愛」、「守法」、「同理心」、「勤勞」、「孝親」及「團結」 

為加強培育學生對「國民身份認同」的認識及理解,本校透過下列學科學習其他學習經歷,提升學生對國情的認識程度,增強學生對國家民族及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學科學習

中國語文科

透過選用適當的初中學習材料及高中的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因應品德情意、文學或中華文化的學習要點,認識篇章中的人物言行、故事情節、名言雋語,讓學生在情感上有所感染,然後營造適當情境,引領學生反思,並在道德上自覺實踐,讓學生透過認識、反思,進而認同優秀的傳統文化。 

中國歷史科

綜合人文科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

音樂科/ 普通話科

其他學習經歷

價值觀教育組

每年於國慶日、國家憲法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及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舉行「升旗禮及短講」,另每週週四亦會舉行分級集隊,並於晨會上進行「升旗禮」,藉此增進同學對國家的認識,讓同學反思自己的國民身份以及作為國民應有的責任

為強化同學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價值觀教育組與中史科致力推廣中國國粹——京劇,讓同學透過不同的京劇文化推廣活動了解更多有關京劇的知識及箇中蘊含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有助中華文化的傳承,更能提升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2022-2023年度價值觀教育組及中史科帶領四十位中一至中五同學到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欣賞北京京劇院演出的《戰馬超》、《詩文會》、《將相和.負荊請罪》、《金山寺、斷橋、雷峰塔》。在活動前,老師先為學生講解京劇的歷史、行當、流派及藝術特色,同學們在聆聽老師講解及在演出休息時填寫工作紙,以表達他們對京劇的感受。


同學們投入觀看北京京劇院的演出,親身感受到京劇藝術的無窮魅力和豐富內涵。更難得和感動的是,在經過辛勞的演出後,京劇演員們還特意留在台上與我們師生合影;在北京京劇院劉侗院長的親自引領下,讓學生們能近距離和京劇演員接觸,引起年青一代對京劇的興趣,有助京劇文化的傳承,更能提升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北京京劇院網頁有關本校是次活動的報導



自2021-22年度起,價值觀教育組每年皆舉辦「價值觀教育月」及「國事 ‧ 港史文化月」。2023-2024年度,本組連同中國歷史科、中史學會、電腦科、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及歷史科舉辦「價值觀教育月」及「國事 ‧ 港史文化月」,透過週會、班服務、校外服務、校園電視節目、班際比賽、校外參觀等活動,增進同學對國家憲法日、抗日戰爭、中華文化及香港歷史的認識,並培養「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同理心」及「勤勞」的正向價值觀

配合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利用晨會校園電視播出短片,讓同學了解國家安全的定義及認識國家安全與《憲法》的關係。

配合國家憲法日製作校園電視節目、舉行晨會廣播及籌辦其他週邊活動,如網上問答比賽

以「抗戰英雄」、「潮著漢服」、「國內扶貧」、「青少年在內地發展機遇」、「國家醫療/社經發展」為題舉行全級性的專題講座

透過學生組織 — 公民大使,製作校園時事節目《3分鐘時事熱話》,向同學介紹與內地相關的社會時事議題。 

中史學會

「關愛抗戰老兵」計劃:每年帶領學生探訪抗戰老兵,藉著聆聽老兵們的故事,讓學生能進入老兵的人生片段,甚至對抗戰及香港保衛戰這段歷史產生共鳴,並令學生對為國家、民族犧牲的英雄們存感恩之心。 

進行中二級朝代服飾班際比賽,學生需在比賽前分組完成朝代服飾一件。在比賽當天,每組由一位模特兒在週會中穿著表演,並配合台下的旁白介紹。透過此活動,讓學生能認識中國歷代服飾的特點。 

ž舉辦西灣國殤紀念墳場考察及參觀赤柱聖士提反書院文物徑,藉著參觀戰爭遺跡

及戰時軍事設施讓學生認識香港戰時歷史,及中外軍人對香港的貢獻;毋忘戰爭

歷史,培養學生感恩的心,亦讓學生能加深對抗日戰爭的認識。  


與德公環組合作,帶領學生參加中國戲曲節及香港藝術節,觀賞京崑。參與的同學須蒐集資料並撰寫觀後感受,拍成「校園電視」節目以介紹京劇的藝術特色及相關的歷史故事。透過此活動,同學能擴闊視野,讓他們對中國的國粹---京崑藝術有更深入的了解。 

跨科組遊學團

中國歷史科、通識教育科、地理科及旅遊與款待科定期舉行境外遊學團,帶領同學到國內進行深度考察及學習,認識國家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大型基建,探訪政府機關、商業發展項目及非政府組織,全面認識國家的環境、文化、社會及經濟發展;透過與當地學生及民眾的互動,參加當地生活體驗活動、義工服務及與大專院校的交流,深入了解國情,感受國家的迅速發展,探討及反思個人在內地的發展機會,提升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中國歷史科及旅遊與款待科南京考察團 

中國歷史科及旅遊與款待科山東考察團 

中國歷史科及通識教育科絲綢之路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教育交流體驗營 

通識教育科及中國歷史科香港青年浙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