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價值觀教育組、國民教育組、中文科、中國歷史科和普通話科舉辦的「中華文化嘉年華」於6月23日舉行。本年度「中華文化嘉年華」主題是《文藝看中華》,嘉年華讓同學透過不同活動,了解更多有關中華文化的知識及歷史。活動有助中華文化的傳承,提升同學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活動詳情:
與學生活動組於中五級「其他學習經歷課堂」合辦【變臉及古彩戲法】演出及示範講座,讓同學認識中國的古代魔術表演及變臉的技巧,以提升同學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於中華文化嘉年華活動中,我們透過相關的活動,讓同學了解更多有關中華文化的知識及歷史,提升同學對中華文化、孝親精神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嘉年華的節目內容豐富,當中包括醒獅表演、各式各樣的攤位、更邀請了馮欣琪校友表演中國舞。禮堂內有不同的攤位遊戲,包括:彩虹書法、中華燈謎、儒道顯孝心、十二生肖齊齊玩、漢服體驗、書法書籤、京劇行當對對碰、中國結、麵粉公仔、中華文化知多少、語文知識及文學問答比賽,還可換領中國傳統食品。 善述閣設有「敦煌四連環」的攤位遊戲、有蓋操場設有一系列「沉浸式元宇宙傳統文化體驗」(當中有VR體驗、與機械人交流等)及孝親活動,寓學習普通話、孝親文化和敦煌文化於娛樂。
期望參與者藉着本年度「中華文化嘉年華」的活動,從趣味中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從而提高個人對中國文化、孝親精神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價值觀教育組、中文科、中史科合辦的「中華文化週」於5月22日至24日舉行。文化週讓同學透過不同的比賽及活動,了解更多有關中華文化的知識及歷史。活動攤位包括「手織草蜢」、「書法書籤」、「麵粉公仔」、「中國結」、「書法字帖」、「儒道顯孝心」、「中國漢服」、「猜燈謎」、「中國剪紙」,以及「語文知識及文學問答遊戲」,活動豐富。嘉年華中,亦另設攤位提供傳統小食,如冰糖葫蘆、龍鬚糖和叮叮糖等,讓同學從更多角度了解中華文化。
為推廣中國傳統工藝,本校中文科為中一級同學舉辦了中國文化工作坊,讓同學參與不同文化主題的活動,例如:畫面譜, 彩虹書法, 水墨畫, 麵粉公仔及皮影製作。
為推廣中國傳統工藝,本校為中一級同學舉辦了中國文化工作坊,讓同學參與不同文化主題的活動,例如:畫面譜, 彩虹書法, 剪紙, 麵粉公仔 及糖畫。
為豐富學生不同的學習經歷,本科為中一級同學舉辦了線上周會,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文化歌舞互動話劇。
話劇中,兩位演員渾身解數,化身為孫悟空和紫霞仙子。孫悟空因一時氣憤,大鬧天宮,宏偉壯麗的天宮迅即變成一片頹垣敗瓦。清醒過後的孫悟空懊悔不已,幸得紫霞仙子相助,帶領悟空走遍中國各大名勝古蹟,如北京天壇、五台山佛光寺及故宮博物院等等,同學能從中一覽古時大宅的門戶雕飾,別具氣派的飛簷黛瓦。最終,孫悟空亦學有所成,成功將天宮還原,彌補過失。旅程中,同學不但能學習中國古代建築特色,更能將相關知識與課文—《 故宮博物院 》 結合,鞏固所學, 相信實令同學獲益良多。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研習中華文化的機會,本校中文科邀請了戲法高師傅到校演出,讓中二級親睹中國戲法精湛之處。戲法高師傅在中式音樂下表演「古彩戲法」,展現中國傳統技藝的功架,令全場掌聲不絕。學生投入欣賞,在互動表演中加深對中國文化的認識。
為提升同學對中國國粹京劇的認識,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科帶領十一位同學到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欣賞京劇《野豬林》。在活動前,老師先為學生講解京劇的歷史、行當、流派及故事背景,讓同學能了解更多有關京劇的知識及了解箇中蘊含的歷史與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