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角鴞簡介】
【領角鴞簡介】
領角鴞(Otus lettia),英文名為 Collared Scops Owl,體長約 22 至 26 公分,是一種小型貓頭鷹。牠們主要以鼠類、蜥蜴、昆蟲為食,常見於都市或低海拔森林,是臺灣 12 種貓頭鷹中最常見種類。
領角鴞通常利用天然樹洞為巢。母鳥每次可產下 2 至 4 顆蛋,孵化期間由公鳥負責覓食並餵養母鳥。約一個月後,白絨絨的領角鴞雛鳥便會破殼而出!這些雛鳥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獨立並離巢。
隨著森林逐漸因人類砍伐與開發而縮減,許多野生動物因此失去棲息地。因此,康橋國際學校青山校區於 2018 年、2020 年及 2023 年,與學生攜手將巢箱掛上田園區的樹上,希望能為失去家園的領角鴞盡一分心力,提供牠們一個理想的家。
在康橋國際學校青山校區,領角鴞的繁殖季節約在 3 至 5 月。很幸運的在 2020 年到 2023 年,連續 四年 都有領角鴞造訪,並選擇在巢箱中孕育牠們的下一代。2021 年開始,學校更成功申請專家協助,為雛鳥與母鳥繫上腳環,以利未來的辨識與研究。
令人振奮的消息來了! 睽違兩年,今年 3 月 12 日,我們發現領角鴞媽媽再次選定青山校區田園區的巢箱,準備下蛋!接下來,就讓我們透過直播,近距離觀察,看看今年領角鴞媽媽會在青山孵育出幾隻可愛的小寶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