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成長.親子共學
「陪伴」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一次次累積,點滴記錄愛的篇章。
志工媽媽富婷和大家分享配合幼兒園老師主題課程設計的學習單,與孩子共同討論的紀錄小短片,邀請各位家長一起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
心情分享.親子共讀
景新的孩子們日復一日地在校園中習慣閱讀、喜歡閱讀。文字與圖像可以遼闊知識的海洋,也可以豐富情感的森林;能點亮想像的星空,更能澄澈思辨的泉源。
親愛的爸媽、阿公和阿嬤,閒暇之餘,我們不妨放下手機,陪孩子讀一本書、聊一段故事,用對話成就彼此最溫柔的陪伴。當我們鼓勵可愛的小小說書人勇於開口,表達所見、所學與所想,必能發現最動人的,其實是孩子在分享中恣意綻放的自信與喜悅呢!
耶誕紙球.親子共作
校園裡,許多孩子喜歡透過繪畫與手作來展現創意,繽紛的色彩在他們手中盡情綻放,成為一道道動人的光景。
我們知道,美,是值得用心營造的,為了要融入教育與樂趣,輔導處老師特別設計了兩款可愛的「療癒紙球」,並開放景新親師生下載模板。
讓我們一起藉由創作培養觀察力與專注力,細細品嘗數學幾何與美學工藝的完美結合吧!
全國教育活動
台語家庭計畫
為了提供家庭語言學習支援、激發家庭成員共學台語動力,文化部自113年起,規劃「培育台語家庭計畫」,透過與縣市政府及在地民間團體合作,推廣家庭台語共學,進而達成於家庭、社群中日常生活中使用台語目標。本計畫規劃有「台語學習家庭」及「台語文化家庭」,針對不同的家庭類別,提供不同推動模式,使在家學台語、說台語這件事變得更為適切而友善。
性平教育日
89年4月20日發生葉永鋕事件,引起臺灣社會對於性別教育的討論與重視;為使學校更加重視性別平等教育推動,深化性別平等教育在校園的實踐,教育部訂定每年4月20日為性別平等教育日,希望教導孩子尊重彼此的不同、持續往更溫暖的社會前進,透過課程與活動教育連結,讓所有孩子能在校園中被溫柔平等對待。
臺灣女孩日
為響應聯合國「國際女童日」重視女孩、投資女孩的精神,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自2013年起,於每年10月舉辦臺灣女孩日宣導活動。2024年以「女孩勇敢發聲」為主題,引導兒少及民眾認識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歧視言論和刻板印象來源,鼓勵女孩「打破偏見」,學習勇敢表達自我,突破性別刻版印象的限制。
祖父母節
8月的第4個星期日為「祖父母節」。在暑假結束前,倡導祖父母與子女、孫子女全家團聚,分享暑期生活點滴、指導孫子女做人處世道理;孩子們準備迎接新學年的到來,有祖父母及父母的陪伴,不但能增進彼此關係,更能習得尊長敬老的美德。
教育科技展
11月被訂為資訊月,政府與產學攜手打造教育科技展,成為融合教育、創新科技以及終身學習的互動平台,設置分齡分眾的全齡學習樂園,集結 6 大部會 × 200 所學校 × 200 個品牌,呈現最新科技與教育應用;展期間舉辦超過500場講座,讓展場化身為充滿啟發的教室!114年更將設立技職教育館,集結各校教學成果,呈現創新能量與實務價值。
職人探索室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技能與生活息息相關,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天。當晨光輕撫而起,我們從睡夢中醒來,開啟每一天的日常。從盥洗梳妝、交通上班,再回到家裡溫暖被窩,每一個瞬間,都在各職業領域職人們的精湛技能滋養下悄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