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側圍牆 。
欖仁樹[1](學名:Terminalia catappa ),別稱大葉欖仁樹、涼扇樹、枇杷樹、山枇杷樹、法國枇杷、楠仁樹、雨傘樹、島朴及古巴梯斯樹等,為使君子科欖仁樹屬植物。
欖仁樹因果實的形狀貌似橄欖的核,故而得名。花期3-7月,果期7-9月。
欖仁樹是一種落葉喬木,高可達15米或更高。樹皮縱裂呈剝落狀,褐黑色。枝幹平展,側枝輪生[8],近頂端密披黃色絨毛,落葉後有密而明顯的葉痕,樹冠層傘形,老樹有明顯板根。葉倒卵形,互生,叢生枝頂層次分明,基部截形或狹心形,先端鈍圓或短尖,中部以下漸狹,全緣,葉兩面無毛或幼時背部披疏軟毛,葉基背偶有一對腺體[10][11],主脈粗壯,表面下陷形成一淺槽,背面凸起,基部葉柄處披絨毛,側脈10-12對,網脈稠密,長約12-22公分,寬約8-15公分;葉柄披毛,短而粗壯,長約10-15公釐;秋季轉紅葉,冬季落葉。花為穗狀花序長而纖細,腋生,雌雄異花植物,雄花長於上部,雌花或兩性花長於下部,長約15-20公分;花多數,綠色或白色,長約10公釐;花盤由5個腺體組成,披白色粗毛;花苞片小,早落;缺乏花瓣;花萼筒杯狀,外面無毛,內面披白色柔毛,長約8公釐;萼齒5裂,白色,三角形,幾乎與萼筒等長;雄蕊10枚,伸出花萼之外,長約2.5公釐;子房呈圓錐形,幼時披毛,成熟時近無毛;花柱粗壯,胚球2顆,倒懸於室頂。果為核果,扁橢圓形,兩端稍漸尖,兩邊具梭,梭上具翅狀的狹邊像船隻的龍骨狀構造;果皮無毛含纖維質,堅硬,初為綠色,成熟時呈咖啡色,內果皮堅硬而質輕,能浮於水面,長約3-4.5公分,寬約2.5-3.1公分。種子矩圓形,1顆,含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