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祐新

仿生義肢


「仿生義肢」最開始的源頭是想為身障者打造一套特別的義肢,將義肢融合自己的一些想像,跳脫以往義肢製作的外型框架,從而實現截長補短的可能性。並沿用「自造者Maker」的精神,利用3D建模及3D列印自己製作模型打樣。

學習新的事物有很多挑戰,首先必須要先克服技術跟金錢的問題,再找到人脈與設備來輔助目標完成。希望這次的作品能有機會把這套製作流程給傳達更多的人,也許在材質系它並不是一個主流,但可以爲材質系開啟一條新的路。


材質系3D列印先鋒的甘苦談

定畢製要做3D列印,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祐新發現在學校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努力嘗試不一樣的路,因緣際會接觸到3D列印這個領域。除了技術困難,心理層面也遇到許多瓶頸,因為超出材質系的專業領域,遇到很多質疑,有時沒有得到實質的幫助,得學習療癒自我心理,將傷人的話語轉化為前進的指引。祐新說:「如果有件事情很累但還可以做下去,就代表你喜歡這件事」。


投資很多「學費」

在短時間內自學3D電繪軟體Maya、Zbrush、Rhino到可以自由應用的程度,不是件簡單的事。雖然畫完圖後是給機器列印,聽起來很簡單,但在列印前有很多結構、卡榫、細節角度、內空間等超出電腦演算能力,需要有經驗才能處理完美。一開始什麼都不懂,畫的結構印不出來、印出來不敷使用、印太久燒很多錢,失敗多次後逐次調整改進,才得到現在的這些經驗。


做畢製這一年最多的成長是社交能力

祐新領悟到遇到狀況時,老師或爸媽都幫不上忙,真的要鼓起勇氣學習自己面對。這一年覺得自己成長最多的是學會拿出合約堅定地談判、學習謙卑地與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