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5 為 ischool desktop 的操作畫面,在畫面上我們分為 8 個區域,分別是「系統按鈕」、「項目」、「功能按鈕」、「樹狀結構」、「搜尋」、「資料清單」、「資料項目」及「待處理/檢視/篩選」,說明如下:
1.系統按鈕:提供學校基本設定、安全性設定(變更密碼、使用者管理、角色權限管理、電腦授權管理)、自訂查詢、系統歷程、資料合理性檢查、電子報表管理及重新登入功能。
2.項目:
(1)核心的項目分為七項,分別為「學生」、「班級」、「教師」、「課程」、「學務作業」、「教務作業」、「客戶服務」。
(2)「學生」、「班級」、「教師」、「課程」這三個項目,分別是以「學生」、「班 級」、「教師」、「課程」做為中心,您可在這四個項目中清楚的檢視目前的情況,。在作業時您需要先確定作業的對象才可以作業。
(3)「教務作業」、「學務作業」這兩個項目裡面的功能是無法針對特定的單一對象,大多是在處理批次作業。
(4)若貴校有加值購買其他的模組,您在項目內就可看到其他的項目名稱(如圖5B 區中的「通用社團」、「排課」、「重補修」、「畢業」、「總務作業」、「調代課」)。
3.功能按鈕:您可由「項目」後方的「自訂」按鈕進行功能按鈕個人化顯示設定, 若功能按鈕呈現灰色(不能使用)時,請與貴校的行政人員確定該登錄帳號是否擁有該功能權限
4.樹狀結構:
(1)以樹狀結構呈現資料的好處在可以快速的知道分類,並且可以很快速的知道每個分類的統計小計值(顯示於每個分類後方的括號裡的數值即為小計值)。
(2)若您要全選單一群組,您只需按著鍵盤上的 Ctrl 鍵直接在樹狀資料上以滑鼠右鍵點選該群組。
(3)若您要將整個群組加入待處理,您可以先按著鍵盤上的 Shift 鍵,之後再以滑鼠右鍵逐一點選您所要加入待處理的群組。
5.搜尋:
(1)在搜尋區輸入資料後您可以直接點選鍵盤上的 Enter 或是點選後方的「放大鏡」進行搜尋。
(2)提供「關鍵字搜尋」,只需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找到您所要的資料。
(3)提供「多項目搜尋」,您可以選取放大鏡後方的倒三角型抅選單/多個搜尋欄位進行搜尋。
6.資料清單:
(1)於「搜尋」後方會出現「<<」或「>>」的圖示,是用來縮放資料清單的大小,當資料清單小時,右側會出現資料項目(如圖 5 即為清單小的狀態)。
(2)於資料清單的欄位名稱上點選滑鼠右鍵,可自訂個人的清單顯示欄位。
(3)於資料清單的欄位名稱上點選滑鼠左鍵,欄位名稱後方會出現正三角型或倒三角型的符號,若為正三角型則表示清單中會依該欄位由小到大排序,倒三角型則反之。
7.資料項目:
(1)可於資料項目右上方的「項目」按鈕中勾選畫面上顯示的資料項目。
(2)若在「項目」按鈕中選取資料項目名稱時,可快速移至該資料項目。
(3)若您在「項目」按鈕中沒有看到您所需要的資料項目,請與貴校的行政人員確定該登錄帳號是否擁有該資料項目的檢視或編輯權。
(4)在資料項目上進行資料的編修時,只要有變動的資料項目都需要各別的進行「儲存」。
(5)建議您在畫面上只開啟您常用到的資料項目,可加速系統運作效能。
8.待處理/檢視/篩選
(1)待處理
A 為資料暫存區,在每次登出(關閉)系統時就會自動清空。
B 提供您進行跨項目及跨類別之作業。
C 若您需要將資料加入待處理區,請您於資料清單中選取單/多筆資料後選取滑鼠右鍵,將資料加入待處理。
D 待處理的延伸運用,您也可以選取「非待處理區」學生。
(2)檢視
A 提供您不同角度的資料檢視模式。
(3)篩選
A 在「學生」項目上,是以學生的狀態進行篩選。
B 在「課程」項目上,是以課程開設的學年度學期進行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