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10學年教育部藝師藝有計畫合作藝師
106~110學年教育部藝師藝有計畫合作藝師
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作品中,希望學生將自己看見的事物,轉化成富有趣味的作品,將創作與生活結合,讓冰冷的金屬變成有溫度的藝術品。
108學年教育部藝師藝有計畫合作藝師
創作心靈的容器如生命的繭囊,是由無數自由奔放的樹皮纖維所組成。纖維是素材的最小基本單元,象徵著生命的每個獨立個體,讓不同個性的單元個體(複合纖維), 透過自由的組合過程集結一起,成為具有活性生命的新有機體。
108學年教育部藝師藝有計畫合作藝師
2008年起投入部落竹籐編的工藝傳承與創作,創作靈感源自於噶瑪蘭人鄰近海洋、河流生活的漁獵文化傳統。並擅長將烏葉竹、黃藤所製作出的魚荃,設計製作成各式生活產品和裝置藝術。
109學年教育部藝師藝有計畫合作藝師
老師創作的作品本體線條極具有機感,且饒富趣味,靈感取自台灣東岸充滿生命力的自然生物形體。為達絕對純粹的手感工藝本質,在裝飾設計上大量運用直線、對稱與幾何圖形構成,整體具備實用與協調性,充分表現器皿純粹美感,帶給使用者單純自在的日常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