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段開課類別及班數:請依閩南語、閩東語、客家語、原住民 16 族 42 語言別說明開班數,國中請另外註明為選修課程、社團或正式課程。
各類別學生實際修習人數占選習意願人數之比率(國中請分年段呈現)。
請分閩南語(A1 基礎級及 A2 初級, B1 中級及 B2 中高級, C1 高級及 C2 專業級)、客家語(初級、中級、中高級)、原住民族語(族語方言別初級、中級、中高級、高級、優級)填寫,並把通過年度、級別及人數列出。
◎「現職教師」包含代理、代課教師,但不包含教學支援人員。
通過本土語言認證之現職教師教授本土語文之節數占現職教師教授本土語文總節數之比率。(以每週節數計算)
通過本土語言認證之現職教師教授本土語文人數占現職教師教授本土語文總人數之比率。
(上述「通過本土語言認證」係指通過教育部及成大閩南語中高級、客家委員會客家語中高級或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高級以上之語言能力認證)
教授本土語文(閩、客、原)課程之現職教師(含代理、代課老師)均需通過中高級認證(原民語為高
級);教授閩東語之現職教師需符合相關教學資格認定。
非現職教師教授本土語文(閩、客、原)課程需通過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合格(其中原住民族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需通過族語認證,102 年以前原住民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合格或 103 年後取得高級族語認證合格及 36 小時師資研習);非現職教師教授閩東語需通過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合格或符合相關教學資格認定。。
本土語文授課師資證照資料建置於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民中小學教職員人力資源網」。
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辦理保險相關資料(學期制閩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須依聘期辦理加退保,聘期間無中斷或提前退保)。
學校依教育局來文參加「本土教育訪視與業務說明會」。
學生選課意願調查表(實地訪視請呈現原始資料)及統計結果。
學校辦理本土語文選課相關政策宣導(如班親會家長宣導)。
請填寫時段(包含星期、時間)- 原住民族語請依不同族語分別說明。
將敎學影片上傳網站供參。
如:臺灣古詩詞、美麗的高雄、臺灣客語詩詞、原住民各族語 1~9 階教材、野來野趣唱生趣(客語童謠 1-3 集)、「白馬、金團、黃仙人-高雄客庄故事」、中教大錄製配發之閩南語卡通(少年阿貝GO、櫻桃小丸子、九藏喵窩、卡滋幫)等。
網頁上有提供網站建置者姓名及聯絡方式,並設置互動專區或回覆信箱。
提供相關資料。
從學區出發,發展由近而遠的本土戶外教育活動。
參賽項目、報名隊伍、人數、成績(例如:臺灣學校暨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本土語言歌謠比賽、「咱的故鄉 ˙咱的情」本土技藝語文競賽、聽聽客家本土技藝比賽、客家藝文競賽、原住民族語單詞.戲劇.歌謠比賽、閩南語客語說唱比賽、母語拍拍走微電影創作競賽..等)
提供相關資料。
學校或教師辦理母語相關之創作發表(例如:母語教法發表會或母語詩歌創作發表會)。
教師參加本土語言相關研習或進行本土語言相關研究。
鼓勵教師自編本土教材,將本土教育融入各領域課程或結合在地特色發展校訂課程。
成立臺灣母語日推動小組,擬定年度計畫。母語日當天能於公開場合說母語、積極宣導本土語言相關活動、辦理活動能融入母語。
圖書室設置臺灣學專區、借閱情形。
宣導及參與「221 世界母語日」活動。
延伸規劃「臺灣母語週」。
公開場合中使用母語廣播、音樂(於網站中檢附影音檔)。
師生間以母語交談。
班級教室將母語融入情境佈置。
公共空間環境佈置多元,兼顧各族群。
提供相關資料。
◎如:師生通過本土語言認證之人數、本土教育相關獲獎事蹟、參加各項本土教育相關專案計畫(如:本土語文沉浸式教學計畫、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客語結合12年國教校訂課程計畫、夏日樂學方案一計畫、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成立本土文化社團實施計畫等)、師資共聘跨校投保主聘學校..等。
◎此項因應本市本土教育重大政策—落實推動母語回歸家庭之目標,重點在實際使用母語情形,故不需製作網頁資料,依委員實地到校訪視情形進行檢核。
校長主任於平時使用本土語開會宣導。
各處室使用本土語進行各項會議。
教師於平時使用本土語對學生宣布各項訊息。
教職員於平時使用本土語與學生及同事溝通。
營造多元友善的本土語環境。
學生間交談、師生間交談、委員與學生交談皆含括。
能訂定相關策略,使學生於家庭中主動使用母語與家長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