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辦法:
1️⃣本校學生利用平板掃QR Code
2️⃣閱讀一篇國語日報
3️⃣按下”+”按下"主題"寫上您的姓名
4️⃣按下"寫點美好的內容"寫下您的心得
5️⃣寫下50-100字的心得)(每一篇都可以寫喔)
6️⃣最後記得按下右上角的"發布"就完成囉。
🎉12月18日抽出20位幸運筆者喔。活動辦法同步公布於圖書館新書展示區。
一、學習表現
【融入國防教育領域】
3-V-1 能正確操作災害防救作為與程序。
2-V-3 能在災防實作時表現同理關懷、團隊精神及溝通協調態度。
【自然科學領域】
po-III-1能從學習活 動、日常經驗 及科技運用、 自然環境、書 刊及網路媒體 等察覺問題。
po -III-2 能初步辨別適 合科學探究的 問題,並能依 據觀察、蒐集 資料、閱讀、思 考、討論等,提 出適宜探究之 問題。
an-III-1 透過科學探究 活動,了解科 學知識的基礎 是來自於真實 的經驗和證據。
二、課程概述
國際教育融入防災教育議題,與學生討論災害的種類、台灣地理位置、地質狀況、與生態環境與災害緊密相關;特別是台灣曾發生的重大災害-九二一大地震對台灣各方面的影響。除了教導孩子不同災害發生的適當避難行為,國際教育的課程帶學童知道地震與地殼的關係,進而帶孩子思考建築物的結構設計,運用STEAM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共創、共作,主動關心我國台灣防災議題。
愛護我們校園周邊環境,結合社區一起掃街活動。
1.培養學生愛物、惜物、知福、惜福的節儉及尊重生命的觀念。
2.教導學生廢物利用、保護大自然環境以及資源再生的能源教育觀念。
3.藉由學校的推展影響家庭及社區,共同創造潔淨的生活空間。
4.期勉學生養成惜福愛物及樂善好施的美好品德,同時將商場買賣融入學習課程、進行生活體驗。
透過故事的引導,以校園內的鳳凰木下作為天然的教室,教導學童樹木對於大自然及我們的重要性及環境效益,並用大自然的素材進行創作。
讓孩童參與食農教育的實踐日常,就是讓「吃」變得更有趣,「好吃」跟「好玩」這兩件事若能結合家庭餐桌,享受親子共食的餐桌時光、結合校園午餐,與同儕彼此討論成長、甚至結合日常生活,放大感官體驗生命給予的美好,必能激發更多珍貴的回饋。
透過主題書展,進行防災教育議題的相關闖關活動,透過桌遊的方式,讓學生更容易了解災害,並能提升防災、減災的知能。
以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進行教師閱讀引導增能研習,透過講師的經驗分享,讓校內的教師更了解如何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在教學中。
生活中的塑膠用品無法分解,有些會流到海洋中,危害海洋生物及其他生物,甚至經由食物鏈,還會回到人類腹中;透過宣導活動了解環保非口號,作為小學生也能有具體行動,響應環保減塑愛護海洋,疼惜地球。
利用校園香草植物-左手香製作環保手工皂,透過講師指導了解到製作手工皂所需的各項材料比例,並且更了解校園植物其他的功效;手工皂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的油脂、氫氧化鈉及水,透過天然的皂化反應,形成肥皂和甘油,過程中無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學品,洗完的肥皂水可被微生物分解,對環境無害。
(一)結合華興國小四十週校慶活動,促進社區民眾社區共榮的情感與向心力。
(二)結合環境教育活動,推廣清淨家園環保行動。
結合英語日-萬聖節活動,透過環境教育宣導,使學生以回收物製作飾品及裝扮服飾,讓環境教育向下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