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偏鄉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議題。偏鄉地區的孩子們面臨諸多教育上的挑戰,如教育軟、硬體的不足(師資、學習科技使用、社區資源整合以及社會情緒支援的缺乏等),這些都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就與身心的發展。大學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專業知識,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促進偏鄉教育的發展。
首先,大學如何將偏鄉教育納入其社會責任的範疇之中,如何透過各類的服務學習體驗、教學研究以及社區資源整合等活動提供多元的機會。換言之,大學如何為偏鄉孩子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支持,擴大其接觸到的教育資源,以使偏鄉的學習者有更多元的學習可能與想像。再者,學習科技如何有效地彌補偏鄉教育資源的不足。現階段大學可透過教育軟體、數位學伴、提供線上的教學資源等方式,幫助偏鄉教師提升教學水準,同時也讓偏鄉孩子們能透過更好的學習科技協助,提高其學習效果。在線上帶領的過程中,如何讓學習者學習更專注和有效學習的策略亦是此次研討會中可以彼此交流之處。此外,師資培育是解決偏鄉教育問題的重要一環。師資培育端,如何開設相關的增能課程或工作坊、讓師資生在職前階段就能覺察偏鄉教育的重要性,也具備相關的偏鄉教育專業知能,讓師資生實際到偏鄉地區實習,也培養更多專業的偏鄉教育工作者,提高偏鄉教育的整體水準,發展偏鄉教育的永續性。最後,社會情緒支援對偏鄉孩子們的成長至關重要。偏鄉地區有些孩子因為家庭結構的問題,間接影響其人際互動和情緒管理的發展,因此,如何在成長階段提供孩子穩定的力量是奠定未來人格重要的關鍵。大學如何協助偏鄉學校教師社會情緒的學習、如何開展相關的社會情緒模組、偏鄉的教師社群以及偏鄉教育的實務工作者們如何幫孩子們建立社會情緒支援機制等方式,幫助偏鄉孩子們人際與情緒的發展,相信透過此次的交流平台提供資源分享與協作提供了未來更多的可能。
因此,本次研討會結合台灣偏鄉教育論壇與東暨慈論壇,整合多元團隊,規劃論文發表、教學案例分享,邀請實務工作者,彙集偏鄉學者專家和實務工作者的智慧,從多面向探討偏鄉教育,希冀能凝聚大眾偏鄉教育的意識,開啟偏鄉教育發展新的思路和方向,期待能夠為偏鄉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讓他們能夠擁有公平、優質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