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楊雅惠 同學
今日的演講聽見幾年前在國企系畢業的禹秀學姊分享她出社會後在數據分析師的工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和生活,印象深刻的是學姊說道,她知道自己是個不喜愛太過規律和每天不斷重複相同事情的人,她喜歡變動、新奇事物和他人溝通,在數據分析師的工作上正好符合她的要求,因此這個工作做起來特別上手也比較不會倦怠,我也覺得很重要的是在大學的生活中釐清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以及認識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從小地方例如學校的考試和報告中也可以慢慢發現自己比較擅長什麼。此外,印象最深刻的是學姊提到數據分析師的工作範圍,可以涵蓋包括工程師像是在資料庫撈取、機器演算建模;和分析師像是分析數字、呈現與表達等等,讓我有了更多的認識對於數據分析師的工作型態。此外像是在開始動工、使用工具選取自己所要的資料前,數據分析師需要先不斷的和顧客溝通、交流,清楚剖析顧客的需求到底是什麼、需要的是哪方面的資料?這也對應到當未來我們自己在做議題的分析時,必須記得要不斷詢問和檢視自己設定的方向,才能讓分析出來的數字和資訊是命中標靶的,對自己設定的議題才有幫助和更進步的空間。
陳慈鈴 同學
謝謝怡廷老師,幫忙邀請已經在業界工作的學姐,回來進行分享。從講座中可以了解和數據分析師有關的內容,對於未來有意願朝該方向發展的人,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學姐也會分享和求職有關的內容,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新鮮人,有不小的助益。另外,對於個人想做的議題,學姐也提出很多寶貴的建議,真的十分感謝!讓我明白如何更聚焦,想要深入探討議題,並且在執行的方向,有更明確的目標可以前進,著實幫了一個大忙,畢竟一開始的問題,似乎太過廣泛,並非短時間可以完成,因此有不小的挫折感,但藉由學姊的指點迷津,前頭的路瞬間明亮了許多。
劉又睿 同學
劉又睿: 我自己對於數據分析或商管的領域非常陌生,故這次是難得的機會可以學習商管領域的一些職業和概念。學姊從數據分析師的能力優劣、自己的興趣、為何選擇數據分析說明自己的經歷和選擇。我自己很喜歡聽他人分享生涯規劃和選擇的動機和過程,都可以讓我也思考自己的選擇或規劃。這次演講我也了解數據分析師和工程師的負責的內容和差別,也慢慢了解所謂的文科生的數據日常。我也了解數據分析師需要的六大能力,發現數據分析師是個不容易被取代的工作,實際的例子等,報告時應該注意的五個重點。學姊也藉此給我們每人要做的小專題一些意見,可以聽不同角度的建議。
彭詩惠 同學
今天透過業界工作的學姐為我們分享她在數據分析工作上的內容,讓我了解了在找工作前需要透過分析自己的能力優劣、喜好與偏誤,知道自己喜歡與討厭的東西,並且可以做多方面的嘗試,例如:面試、研究104(薪資、需求狀況)、詢問學長姐後,就能做比較好的選擇,這比努力重要。我們需要學會把握趨勢再去做選擇,學姊也分享了她做這個工作的好處:壓力相對不大、薪水相對高、持續成長,然後為我們介紹何為大數據:資料量龐大、數據形式多元、生成快速、需去除錯誤與數據分析在做什麼:與客戶了解分析目的、使用系統擷取數據、數據去除、視覺化、報告。
余柏諺 同學
開頭幾分鐘我心裡就浮現一句話,慘喔,真的是隔行如隔山!算是開了一個眼界。之前真的沒有聽過數據分析師這個職稱,又或者是說,我知道這些人要做的大概是這些那些,但將這些工作細項拼湊起來,它就是一種職業。我認為數據分析師或許不用在工具上特別優秀(我的意思是,如果對於數字的敏銳度夠高,大學可能就不會選擇學人社商管類吧?)但最迷人的是,在這些冷冰冰的數字面前,該如何精闢解讀數據資料?他們必須在當中看見人的氣息。
林恩如 同學
很開心有機會聽到業界學姐的分享,之前都覺得數據分析可能是電腦程式直接跑資料居多,都不知道原來還有數據分析師這項工作。除了認識了數據分析這個產業及工作內容外,學姐也分享的一些關於求職及在職場工作的相關經驗,對於即將畢業的我來說,有不小的幫助。經過這次講座,我也開始思考及進一步釐清自己要的是什麼,會想找什麼類型的工作,考慮的點可能包括自己的興趣及薪資等等。最後學姐也給予大家一些專題上的建議及進行方向,又多聽到了新的觀點,是很棒的收穫,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