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陳慈鈴 同學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邀請到鴻邦學長前來分享,透過其講述內容,對於學術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無論是論文題目的設定,還是調查方法,都讓我受益良多,從中獲得許多和以往不同的認知,例如:如何讓人從題目直接了解文章所要傳達的內容,抓住重點,吸引讀者的目光、如何使用好的調查方法,呈現不與現實偏離的研究成果,我認為這些都是我所需要繼續學習與努力的!尤其是調查方法的部分,過去總是利用網路進行問卷調查,但往往都忽略了許多的條件,像是調查區域、對象、背景等等,其實都需要謹慎的進行篩選與過濾,問卷所產生的結果才會是有效的,具有參考價值。
楊雅惠 同學
今天鴻邦老師與我們分享過去他在研究所、博士班做研究的心路歷程和點滴,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老師的PPT中,每一個自己所產出的論文、期刊文獻,都能用簡短的一個問句呈現出來,簡單扼要的讓我們一看就能大致明瞭老師所想要探究的內容是什麼,我認為這是自己還缺乏的能力之一。老師也和我們分享,當我們在思考應該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時,我們應該要探討的源頭,要試著用一句話,問出自己想做的題目是什麼,這樣也才能讓自己更清楚、不會失去方向,甚至在詢問有經驗的師友時,才能獲得最適切的答案和指導。鴻邦老師也分享他過去看見有許多研究者使用網路問卷在為論文支撐,但其實這是研究裡很不建議的方法之一,因為我們不能夠知道背後的母體是誰,填網路問卷的人通常都是匿名的,就好像在煮一大鍋的牛肉時,煮一陣子後拿一塊肉起來嚐嚐,用極小部分來判斷整鍋牛肉是否熟了一樣,通常在後來都會淪為隨便做的研究,這是未來我們要很謹慎和注意的地方。第一次在管理學院和VIP課程的大家一起開會,很新奇!希望未來還有機會聽見鴻邦老師更多的分享,收穫很多!
彭詩惠 同學
今天很榮幸能夠透過鴻邦老師的分享,讓我了解怎麼找到適合產品來達到行銷效果,另外老師也提到有文字比較好抓斷詞、斷句,數據還是需要人力去判斷,老師藉由舉出國家與消費文化的融入-藉由登記收音機購買了解各個家庭的狀況的案例讓我們思考在什麼樣的社會情境中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可惜後面因為要上課所以無法上到後面的課程,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夠在聽到老師有趣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