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
* 讓學生了解 Scratch 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 讓學生能夠使用 Scratch 製作簡單的動畫
*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大綱:
**第一週:Scratch 入門**
* 介紹 Scratch 的介面和功能
* 學習如何使用 Scratch 的基本積木
* 練習製作簡單的動畫
**第二週:動畫原理**
* 了解動畫的原理
* 學習如何使用 Scratch 製作不同類型的動畫
* 練習製作更複雜的動畫
**第三週:互動性和控制**
* 學習如何讓動畫具有互動性
* 學習如何使用 Scratch 控制動畫的播放
* 練習製作具有互動性和控制的動畫
**第四週:專案製作**
* 學生自由選擇主題,製作一個 Scratch 專案
* 學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
課程內容:
**第一週:Scratch 入門**
* 介紹 Scratch 的介面和功能
* Scratch 的介面主要分為三個部分:舞台、積木區和腳本區。
* 舞台是動畫播放的地方。
* 積木區是存放積木的地方。
* 腳本區是編寫程式的的地方。
* 學習如何使用 Scratch 的基本積木
* Scratch 的積木分為不同類別,包括:
* 移動積木:控制角色的移動
* 外觀積木:控制角色的外觀
* 聲音積木:播放聲音
* 事件積木:控制程式的執行
* 控制積木:控制程式的流程
* 練習製作簡單的動畫
* 讓角色在舞台上移動
* 讓角色說出文字
* 播放音樂或音效
**第二週:動畫原理**
* 了解動畫的原理
* 動畫是透過連續播放多個畫面來產生的視覺效果。
* 每個畫面都稱為一幀。
* 幀率是指每秒播放的幀數。
* 學習如何使用 Scratch 製作不同類型的動畫
* 逐格動畫:逐格繪製每個畫面
* 形狀補間:讓角色在兩個形狀之間變換
* 路徑動畫:讓角色沿著路徑移動
* 練習製作更複雜的動畫
* 製作角色的動作
* 製作動畫效果
**第三週:互動性和控制**
* 學習如何讓動畫具有互動性
* 使用鍵盤或滑鼠控制角色
* 使用感測器偵測環境變化
* 學習如何使用 Scratch 控制動畫的播放
* 使用迴圈讓程式重複執行
* 使用條件判斷讓程式執行不同的分支
* 練習製作具有互動性和控制的動畫
* 製作一個簡單的遊戲
* 製作一個互動式的故事
**第四週:專案製作**
* 學生自由選擇主題,製作一個 Scratch 專案
* 學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
課程評量:
* 平時表現:包括課堂參與、作業完成情況等
* 專案製作:評量學生的作品的創意、完整度和技術性
教學資源:
* Scratch 官方網站: [https://scratch.mit.edu/](https://scratch.mit.edu/)
* Scratch 教學資源: [已移除無效網址]
* Scratch 臺灣社群: [已移除無效網址]
教學建議:
*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自由探索。
* 可以讓學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專案製作。
* 可以舉辦 Scratch 作品發表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希望這個課程大綱能幫助你設計一個適合國小六年級學生的 Scratch 動畫教學課程。
學會使用 Scratch 編程工具創建多樣化的遊戲
理解遊戲設計的基本原則,如遊戲流程、挑戰性和遊戲平衡
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和邏輯思維
第1週:Scratch 基本操作介紹
學習目標:
了解 Scratch 介面(舞台、角色、腳本區、積木區等)
掌握基本的積木(移動、旋轉、外觀改變)
課程內容:
註冊並熟悉 Scratch 平台
使用簡單的移動積木創建動畫
實作:創建一個角色移動的動畫
第2週:角色控制與事件處理
學習目標:
了解如何控制角色的移動
學習事件處理(如鍵盤控制)
課程內容:
介紹鍵盤事件(使用「當按下某鍵」積木)
控制角色根據鍵盤輸入移動
實作:創建一個簡單的迷宮遊戲,玩家使用鍵盤控制角色移動
第3週:條件判斷與重複執行
學習目標:
理解條件語句與重複執行結構
設計角色的行為反應
課程內容:
使用「如果」和「重複」積木來改變角色的行為
設計基本的遊戲交互(如觸碰目標物品得分)
實作:設計一個基本的收集遊戲,玩家收集物品得分
第4週:變數與得分系統
學習目標:
理解變數的概念,並學會使用變數記錄分數
設計遊戲的得分機制
課程內容:
創建和管理變數(如「分數」)
設計分數顯示與更新
實作:完善收集遊戲,加入得分系統並顯示分數
第5週:背景與舞台設計
學習目標:
理解背景和舞台的設計原則
探索自定義背景和動態背景
課程內容:
使用自定義背景並學習簡單的動畫背景設計
設計遊戲的場景過渡(如切換不同關卡的背景)
實作:設計一個多關卡的遊戲背景,每關卡不同的場景
第6週:敵人角色與碰撞檢測
學習目標:
了解敵人角色的設計
學習如何進行角色與敵人之間的碰撞檢測
課程內容:
創建敵人角色並設置移動行為
使用碰撞檢測來觸發遊戲結束或減少玩家生命
實作:加入敵人角色,設計碰撞檢測機制,玩家被碰撞時減少生命
第7週:生命與遊戲結束機制
學習目標:
理解遊戲中的生命系統
設計遊戲結束的條件與重啟機制
課程內容:
使用變數記錄玩家生命
設計遊戲結束畫面及重新開始機制
實作:設計一個遊戲,玩家有三條命,當生命歸零時顯示遊戲結束畫面
第8週:音效與動畫效果
學習目標:
學習如何為遊戲添加音效
設計角色動畫和效果
課程內容:
添加背景音樂、事件音效(如得分音效、失敗音效)
設計角色動畫(如死亡動畫、勝利動畫)
實作:完善遊戲,加入音效與動畫效果提升遊戲體驗
第9週:克隆技術與多敵人系統
學習目標:
理解克隆的概念,並學會生成多個敵人
設計動態生成敵人的系統
課程內容:
使用「克隆」積木創建多個敵人
設計敵人隨機生成的系統
實作:在遊戲中加入隨機生成的敵人
第10週:關卡設計與遊戲難度
學習目標:
學習如何設計不同難度的關卡
設計逐步增加挑戰的遊戲機制
課程內容:
設計不同難度的遊戲關卡
設置敵人數量、速度、障礙物等改變遊戲挑戰性
實作:設計多關卡遊戲,每個關卡難度逐漸增加
第11週:隨機數字與隨機事件
學習目標:
理解隨機數字的應用
設計隨機事件(如隨機生成道具、敵人等)
課程內容:
使用隨機數字來決定遊戲中的隨機事件
設計隨機出現的加分道具或隨機事件
實作:設計一個隨機事件遊戲,例如隨機生成道具供玩家獲得
第12週:遊戲優化與測試
學習目標:
學習遊戲優化技巧(如減少遊戲卡頓)
設計遊戲測試流程
課程內容:
優化遊戲性能,提升流暢度
測試遊戲並改進遊戲設計
實作:進行遊戲測試,根據反饋進行遊戲優化
第13週:遊戲規則設計與玩家反饋
學習目標:
設計清晰的遊戲規則
提供有效的玩家反饋機制(如提示、動畫、音效)
課程內容:
設計遊戲規則和目標
添加玩家反饋系統(例如進度條、提示文字等)
實作:設計一個目標明確的遊戲,並提供適當的玩家反饋
第14週:遊戲設計文檔與規劃
學習目標:
學會如何撰寫遊戲設計文檔
規劃遊戲的內容與流程
課程內容:
編寫遊戲設計文檔,定義遊戲的核心元素、關卡設計等
規劃遊戲的流程,設計多階段的遊戲結構
實作:根據文檔規劃,開始構建一個完整的遊戲
第15週:遊戲測試與調整
學習目標:
了解遊戲測試的重要性
進行遊戲測試與調整
課程內容:
設計遊戲測試計劃,進行測試
根據測試結果調整遊戲機制與難度
實作:進行測試並優化遊戲設計
第16週:遊戲美術與音效設計
學習目標:
學會創作或修改遊戲中的美術資源
設計和選擇合適的音效
課程內容:
創建或修改遊戲角色、背景等美術資源
選擇適合遊戲風格的音效
實作:為遊戲創建自定義的角色和背景,並加入音效
第17-18週:個人遊戲創作
學習目標:
學生根據所學創作自己的遊戲
包含所有遊戲設計元素:角色、背景、得分系統、敵人、音效等
課程內容:
學生選擇一個遊戲類型(平台遊戲、射擊遊戲、解謎遊戲等)
根據自己的想法創作遊戲,老師提供指導
實作:設計並完成自己的遊戲
第19週:遊戲優化與最後測試
學習目標:
進行遊戲的最後優化與測試
改善遊戲中的BUG與性能問題
課程內容:
學生優化自己的遊戲,提升遊戲體驗
進行測試並做最後調整
實作:對遊戲進行最後的優化與調整
第20週:遊戲展示與分享
學習目標:
學生展示自己的遊戲
分享學習心得,並給予其他同學反饋
課程內容:
每位學生展示自己的遊戲,講解創作過程
學生之間互相分享遊戲並提供建議
實作:展示自己設計的遊戲,並進行遊戲展示
這樣的課程設計提供了全面的遊戲開發技能,從基礎到進階,並強調學生創造力的發揮與實踐。每週的內容循序漸進,學生可以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並提升技巧。
112學年度中興國小六年級陳O亨 英文單字遊戲
112學年度中興國小六年級王O淇 英文單字遊戲
113學年度中興國小五年級 英文單字遊戲
本網站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 202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