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線網路傳遞方式:
科技不斷演進,逐漸發展出「無線網路」,改以電磁波作為網路訊號的傳輸媒介,常見的無線網路有藍牙、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相容性)、行動網路等
電磁波頻率越高,網路傳輸速度也就越快; 但訊號易受到障礙物的影響而衰減,因此能傳輸的距離比較短。
1.藍牙(傳輸距離短)
主要是個人使用的無線網路。例如:手機、藍牙設備(藍牙耳機、手錶、音箱)等進行無線資料傳輸。目前傳輸速率可達 0.13-3Mbps。最高支援8個連結埠傳輸。
2.Wi-Fi(傳輸距離中)
是區域的無線網路,可以讓距離基地臺大約50~300公尺內的無線設備上網。
3.行動網路(傳輸距離長)
可傳送更遠的無線訊號,能讓距離基地臺250~800公尺的手機都連上網路。
二、WIFI無線網路傳遞方式:
Wi-Fi發展的目的是為了讓同個區域中的電腦(例如:同一間教室或同一個住家中的電腦),可以脫離網路線的束縛,一起同時上網,所以Wi-Fi又可稱為「無線區域網路」。
雖然是藉由電磁波傳遞無線訊號,讓我們能連接到網路上,但無線基地臺仍需經路由器的有線訊號傳輸,才能將數據傳送至網際網路上。
(一)WIFI無線規格:
西元 1997 年,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訂定第一個無線網路標準—IEEE 802.11。目前主流的無線網路標準為 802.11ac 與802.11ax,為了方便記憶,於西元 2008 年將其統稱為Wi-Fi 5、Wi-Fi 6。
(二)WIFI頻段:
2.4GHz 的穿透力高且覆蓋範圍較廣,不容易受到障礙物的影響,因此在長距離傳輸時相對穩定。
5GHz 容易受到障礙物影響且覆蓋區域較小,在範圍內的傳輸速度比2.4GHz 快上許多,因此在短距離內可享受到極佳的體驗。
兩種頻段各有優劣,應可視狀況調整。
資料來源: MyBest無線路由器
三、行動網路的簡說:
行動網路基地臺所提供的無線訊號涵蓋範圍很廣,可以讓更大範圍的行動裝置同時上網,所以又稱「無線廣域網路」。
現今的電信服務以 4G 與 5G 為主。
4G 是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全名為 4th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G是第幾代(generation)的簡稱。
4G 行動網路目前擁有建置完善、基地臺數量多等優點,但一個基地臺的網路頻寬是所有連到該基地臺的使用者一起共用的,隨著使用者增多,4G 行動網路將會有負荷困難的問題。
5G 行動網路具有高速度、低延遲、多連結等特性,除了能提供更快的上網速率之外,通訊時的回應時間更短、能容納更多臺設備同時連接,有助於遠距醫療、無人車、物聯網等技術發展
資料來源:5G 和 4G 有甚麼分別?
◎ 活動一: 寬頻速度測試
以NCCU Speedtest進行網路測試,並且填入以下資訊
(1)PING (ms) 值多少? (延遲時間) (送出封包要求後,需要等待多久時間才能獲得伺服器回應)
(2)Download (Mbps) 值多少? (下載速度)
(3)Upload (Mbps) 值多少? (上傳速度)
■在家可使用 中華電信 測速軟體,進行測試
圖文來源: 江翠國中呂天齡老師、110下康軒版教科書、MyBest無線路由器、小丰子3c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