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資料處理:
電子資料處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EDP)簡單的來說就是利用電腦進行資料處理的工作。舉個例子來說,在早期的資料大多是使用人工慢慢計算,而在計算的過程中,只要有一個地方算錯,整個結果就會相差十萬八千里,就必須從頭再計算一次。
後來因為有了電腦,再搭配上試算表軟體,就可以進行計算的作業,由於是電腦負責運算,所以不易出錯,而且計算速度又快。
二、何謂資料(data)? 何謂資訊(information)? 有何差異?
資料(data) 簡單的來說就是未經處理過的文字、數字或符號。用具體符號表示,而能夠被計算機處理的資訊 (information)解的訊息。例如:學生成績、股價、…等
資訊(information) 就是將資料經過有系統的處理,所得到的結果可以做為參考用。(資料強調符號本身,所以資料較為具體,而資訊較為抽象)。例如:考試成績的平均分數、股票的技術分析圖形、…等。
三、資料表示(Data Representation):
資料與資訊對於不同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意義。例如:某公司的年度圖書銷售量,對於該公司而言是可以預測下年度的圖書銷售量的資訊,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只是一個數字而己。
選擇你所需要的資料與資訊很重要,但如何便利、即時、迅速掌握你要的資訊,就得靠資料的表示方式。如:旅遊資訊呈現。
1.可以使用 圖文
2.可使用 GoogleMap呈現路徑
3.可 表列出 你想知道的資訊
四、數位化資料類型:
當我們要管理或儲存電腦的資料時,需要有一種方法可以記錄我們想要的基本資訊,而且以方便電腦來處理的形式來記錄。
而電腦可處理的資料型態包括:
1.數字
2.文字
3.語音音樂
4.影像圖片
5.影片動畫
數位化的資訊好處:
1.方便編輯、處理、儲存、傳輸及播放,更有效精確地表達意念。
2.電腦編輯整合不同的數位化資訊,精確地安排各種複雜媒體出現的順序、時間及播放設備。
3.電腦強大的處理及搜尋功能,提供多媒體的互動方式,加強虛擬實境的真實感。
4.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牽引,這些數位化的資訊也可即時地傳送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圖文來源: 江翠國中呂天齡老師、NDHU_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