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論壇

USR的地方本位人才培育


「地方本位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 PBE)」概念,來自於美國為對抗1990年代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與教育的私有化的脈絡,晚近在跨國的教育界發生許多案例與討論。PBE指的是從經驗出發、社區本位、走進田野與生態的教學,目的是創造教育與本地脈絡、文化與環境之間更好的連結。



關於地方本位的人才培育

  

  台灣作為後發的工業化國家,自1960年代開始,經歷了一波「壓縮的現代性」(compressed modernity),缺少緩衝地快速從傳統農業社會,過度為現代工業社會。1980年代開始興起的科學園區,更讓台灣成為全球資本主義產業供應鏈的要角,從而製造了一個高度流動與複雜的社會結構。


  工業化提供的工作機會,讓原本安土重遷的農村勞動人力離開家鄉;工商業快速發展促進的都市化,進一步拉大了城鄉差距;工業經濟模式的副作用是環境污染與土地徵收爭議;科技經濟模式的副作用則是社會關係的疏離與社區的解體。


  為了符應後工業化與新自由主義的社會結構與產業需求,從國民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我們的學校教育,也讓年輕世代疏離於土地、家鄉、歷史記憶與傳統文化,不只再生產了原子化的社會關係,也再現了跨世代的「無地性」(placelessness)。


  與此同時, 1990年代台灣文建會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繼之以2019年開始的「台灣地方創生」,促使民間自下而上的社區草根力量,產生對抗無地性的轉機。教育部自2018年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也提供高等教育反思與行動的契機。


  在跨國的層次上,台灣即與地方創生師法對象「日本」,及其各大學與公私部門積極交流,期待發揮區域性的影響。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的第十一項「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除了揭示了地方永續的重要性,也在在說明:地方永續不只是個別國家的責任,更是一個全球各國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方興未艾的在地連結、人才培育、國際連結等面向,以及各項對抗斷裂、建立鏈結的議題,必須串連跨校、跨地區、跨部門、跨國的行動團隊,集思廣益、協同行動,才有機會突破結構限制,與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一同偕手產生改變。


  本論壇即以「地方本位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 PBE)為核心概念,期待邀請跨界的夥伴,針對高等教育培育接地人才的各個面向,相互學習、切磋,一起為共同面對的困難尋找出路。

「地方本位教育」是一個集合式的概念,名詞雖來自於美國為對抗1990年代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與教育的私有化的脈絡,卻能在跨國的教育界發現許多案例與產生討論。PBE指的是從經驗出發、社區本位、走進田野與生態的教學,目的是創造教育與本地脈絡、文化與環境之間更好的連結。


  地方本位教育的人才培育目標,則是期待讓學生在社區之中,了解當地的跨領域議題(文化、生態、社會、政治與經濟),培養學生的公民參與意識,使之願意為地方採取行動。PBE的教學也在促使學生敏銳地感受到地方的複雜性,意識到本地與其他地方的相似與相異之處。未來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動與生涯發展時,也能優先考慮在地的共同利益(common good),而不是個人利益。




本論壇期待能創造一個探討「地方本位的高等教育如何可能?」的交流平台,規劃於「鏈結地方的課程與教學」、「接地學術與區域連結」、「學校支持系統與制度」、「跨界議題整合與綜效」等四項子題徵求發表。


本論壇鼓勵多元的發表的內容,無論是教學與計畫的推動經驗或執行成果、行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與反思、對地方本位高等教育未來的期待或構想,只要與四項討論子題相關,均歡迎將內容撰寫成500-1000字的摘要進行投稿。



2024年 6月18日 星期二

論壇日期: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論壇時間:09:00-18:00

論壇地點:國立清華大學教育館1F承德空間(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四個討論子題


⏰ 09:15-10:45

子題一:鏈結地方的課程與教學

1.鏈結地方的課程設計:如何在大學的課程標準與地方的需求之間取得共識與平衡。

2.鏈結地方的教學模式:如何引導學生於地方場域學習,同時能回應地方的需求。

3.鏈結地方教學過程中的師生角色:如何在「以地方為師的前提」之下,鼓勵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作為知識的生產者。

4.鏈結地方的評量方法:如何兼顧學生個體需求與社區主體發展的,有效評估學習成效。


⏰ 11:00-12:30

子題二:接地學術與區域連結

1. 大學與在地的永續關係發展:討論大學如何「開始」與在地社群產生互動、如何維持已建立的關係,支持社會實踐的USR教育。

2. 公部門與大學的協作模式:討論公部門及大學之間如何協力,推動地方研究與教學。

3. 地方產業與大學的協作模式:討論大學與地方產業之間的協作模式,如何促進人才培育發展。

4. 企業與大學的協作模式:討論USR如何與企業CSR協力,發展結合ESG的教學與實踐行動。


⏰ 14:00-15:30

子題三:學校支持系統與制度

1. 大學內部支持系統的建構:探討大學如何建立支持地方本位教育的系統,包括資源分配、行政支持和制度創新。

2. 師生社群的整合與支持:探討大學如何建立地方本位的教師社群、學生團隊,投入相應資源推動社會實踐。


⏰ 15:50-17:20

子題四:跨界議題整合與綜效

1. 在地議題的國際連結:討論地方教育如何連結全球化發展,擴大國際影響力。 

2. 區域議題的共融與整合:探討大學內或多所大學之間,不同場域議題、資源、團隊、教學活動如何整合,共創價值以產生綜效。


🔗 點我下載詳細資料 🔗

徵件與報名


我想發表

發表徵件:即日起至2024.05.31(五) 23:59截止

(本論壇僅需投稿500-1000字摘要,無需提供完整文章)




我想參加


一般報名:即日起至2024.06.11(二) 23:59截止

點選下列按鈕進行一般報名


聯合主辦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



🔗聯絡我們:real@gapp.nthu.edu.tw




指導單位:教育部

聯合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中山大學

執行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區域創新中心、REAL+:新竹區域產業與文化支持系統 計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水沙連學院、國立中山大學 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