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域人才培育計畫_智慧醫材領域推動中心課程
本課程融合智慧醫療、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與高齡健康照護等領域,旨在培育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之生技醫材與次世代醫療器材開發人才。透過專家講座、實務操作、分組討論及創新提案設計,強化學員在醫材研發、臨床應用與市場導向的實戰能力。課程包含密集訓練、戰鬥營實作以及Pitch競賽,鼓勵創新思維與團隊合作,並銜接產官學資源,打造醫療新創發展的堅實基礎。適合對智慧健康、醫材創新及創業實踐有高度興趣之學生與業界人士參與。
本課程聚焦智慧醫療、AIoT物聯網與高齡健康科技,透過專家授課與團隊實作,強化醫療器材設計與開發能力,並激發創新思維。課程內容涵蓋醫材開發流程、創新設計、市場導向與創業實戰,並舉辦為期兩日的「次世代醫療器材新創戰鬥營」,最後以Pitch競賽展示團隊成果。歡迎碩博士生、大專生與產業界專業人士參與,共同打造新世代醫療創新人才。
本課程以” 數位健康:智慧精準醫療及再生醫療的契機與挑戰”為主軸,聚焦於智慧醫療及細胞治療兩大領域,包含基本法規、理論基礎、臨床應用、及產業與商機介紹;並邀請國內外有豐富經驗的官方人員、學者或標竿廠商業者分享醫療產品相關法規、研發過程及成功上市。四天培訓課程,除了專家授課,並透過學員分組與專業導師帶領下進行互動演練,透過模擬產品規劃及商業提案運作,深入淺出了解創新醫療產品研發、試驗及法規科學等面向,有助於啟發學員在生技產業領域的創新思維和發展方向。期望協助既有產業、新創公司與種子人才培訓,深化全齡健康生技產業開發技術與人才研發能量。
本課程聚焦於微控制器操作與心電圖(ECG)生理訊號量測技術,結合理論與實務操作,讓學員親手打造可量測心電訊號的裝置。課程內容涵蓋生理訊號感測原理、硬體接線與模組應用、資料擷取與分析,以及微控制器程式撰寫與裝置整合。適合對智慧醫療裝置、生醫感測與物聯網應用有興趣的大專院校學生及初階開發者,透過實戰訓練,快速掌握生理訊號系統開發的基礎能力。
本課程由國立中興大學主辦,結合「商業工程」與「外科技術」兩大核心,針對微創醫療器材的創新設計與實務應用進行深入培訓。透過臨床需求導向的方法,課程引導學生從問題定義、構想發展到原型製作與市場策略規劃,培養跨領域的醫材創新與實作能力。課程邀集臨床醫師、工程師與業界導師共同授課,適合對醫療器材研發、創業或產學合作有興趣的大專院校學生與新創團隊參與。
本課程由國立中央大學規劃開設,聚焦於再生醫學發展與前瞻性的非動物替代實驗技術。課程內容涵蓋幹細胞與組織工程應用、器官晶片(Organ-on-a-chip)、3D 生醫列印技術、生物相容性評估與國際替代試驗法規。透過理論講授與實作導入,幫助學生理解未來醫學研究與產業發展趨勢,並提升實驗倫理與永續科學觀念。適合對生醫工程、細胞治療與替代方法有興趣之大專院校學生與研究人員修習。
由腦科所特別規劃,本大師班榮幸邀請中研院院士、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 發明人──黃鍔 教授親自授課。黃院士為國際訊號分析權威,曾任NASA首席科學家,HHT技術廣泛應用於太空科技、醫學影像、防災預警與財經分析等領域,堪稱非線性訊號處理的革命性突破者。第一堂課已圓滿落幕,後續三堂精采課程時程已確定,誠摯邀請有志深入探索訊號分析與AI應用的學者與同學把握機會,親炙大師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