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倫理

By李逸文   資料建置:2021.9.17。最後更新:2024.03.13   如需參考或引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標註資料出處。 

學術倫理

學術倫理

作人講求誠信,作學問也不例外,學術誠信也叫學術倫理(academic integrity)。狹義來看,不作弊、不造假、不抄襲,是一般同學們比較熟悉的範疇。其實,「學術誠信」是一種精神與價值,包含:信任、誠實、公平、尊重、負責、勇氣(如圖),不只是指出「不能做的事」。因此,認識違反學術倫理的樣態很重要。需要所有從事學術活動的人們,共同遵守並維護。

在大學校園裡,比較常見的違反學術倫理的案例,可能是:

資料來源:潘璿安(2021)。「給大學生的參考手冊─在高等教育課堂中實踐學術誠信」(電子書)。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網站,https://ethics.moe.edu.tw/ 

教育部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學倫中心)成立於103年,致力提升臺灣高等教育學術倫理知能與涵養。是目前臺灣最大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教育線上平台。平台上提供豐富的資料與線上教材,提供大學生、專科生、研究生、教師及研究人員參考與自我學習,使用前先註冊免費帳號。

本校研究所的學生,必須在此平台完成學術倫理教育課程,且測驗成績達及格標準,始得申請學位考試。

學倫中心研發之學術研究倫理教育數位課程,至2023年底,已有111個中文單元,50個英文單元,每單元20分鐘,通過總測驗即可取得修課證。課程分為基礎核心單元、進階核心單元、專業領域單元。詳細課程介紹   

學術倫理充電站